李白有些感慨,又有些羨慕,不過更多的,是為自己的好友杜甫感到高興。
大唐這么多詩人,自從知曉天幕也會偶爾播放一兩句詩句之后,哪一個不想寫出千古名篇,能夠登上天幕,也好名垂青史。
如此能夠被大唐所有讀書人都看到的殊榮,別人有一次,都已經是繳天之幸,而杜子美短短時間里都已經被提到了兩次。
而且,這兩次,雖然只有一句,但卻可以看出杜子美底蘊之深厚,感情之真摯。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李白閉上眼睛,認真念了兩句,只覺得恍惚間仿佛看到了一名淚流滿面的老臣,或是將軍……
那宋朝宗澤在病床上高呼‘過河’的身影,也在他心底揮之不去。
“宋皇,有負將士一腔慷慨報國之心吶……”
“哎……”
李白搖頭感慨一聲。
不只是李白,其他人諸如高適、岑參等人,以及大唐無數的詩人,都羨慕的看著天幕上那一首千古佳句。
“只可惜……不知道這首詩具體說的什么?全詩又是什么?”
高適有些可惜道。
“只看這最后一句……就已經足夠感受到感情之真摯了。”
杜甫怔怔的看著天幕上那‘自己’的那首詩。
他自覺有些慚愧。
“這詩真的是我寫的嗎?怎么感覺風格不太像?”
此時正是天寶年間,杜甫自認寫不出天幕上這句佳句。
“出師未捷身先死……”
“像是寫的……諸葛丞相?”
“哎……”
不論如何,天幕用此詩,后世宗澤用此詩,他此刻,都太能夠理解這種壯志未酬的無奈和不甘。
大宋。
“渡河……”
也不知道是因為趙構這個不孝子孫氣的,還是為這位忠心為國的將軍而落淚,總之,趙匡胤此刻還是深深的代入了。
他先后征荊南、定武平、吞后蜀、降南漢、滅南唐。
可不就是為了統一天下嗎?
這趙構,不思收復失地,盡想著享樂一時。
大清。
乾隆也有些感傷的搖搖頭。
“宗澤此人,朕亦是嘉其血誠,賞其卓識,嘆其孤忠,欲為墮淚。”
“只是這后世的視頻,配樂,當真是厲害,朕當初只看史書文字,雖覺傷感,卻未至此……”
“如此忠臣良將,趙宋卻不能善用。”
“來人,將宗澤的靈位也供奉于歷代帝王廟的西配殿。”
“同時,昭告天下,告訴天下臣民,要學習宗澤忠君愛國的精神,和兆惠一起宣傳,我大清……絕不辜負任何一位忠臣良將。”
敏銳的意識到這是一個教育天下人的好機會,還能借著窩囊的趙宋,好好的收一收漢民之心乾隆,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宗澤去世后,抗金形式不斷惡化,一支名為岳家軍的部隊拯救了危局,岳飛在牛頭山大破金軍】
【在收復建康后,他在岳州見到了趙構,這是君臣的第一次會面,三年后,在平定各地的叛亂之后,岳飛著手北伐】
【次年初春,他將趙宋王旗再度插上淪陷之土,襄陽六郡重歸宋廷】
越是看著這樣的大好局面,趙匡胤就越是感到難受。
好在,他現在已經知曉了這趙構不是自己的后代,那……多半就是自己的幾個弟弟們的了。
被趙匡胤一起叫來的弟弟們一個個低頭默不作聲。&lt;/div&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