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朱棣將首都遷往邊境,開創天子守邊,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由此而來。】
大宋。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趙匡胤,仿佛被這絲毫不亞于他‘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的豪言壯語給震到了。
一時間有些心馳神往。
對這位名叫朱棣的皇帝,一下子好感倍增。
“若這為永樂皇帝皇帝是我趙家子孫該多好啊……”
“這朱元璋這么多兒子,勻給朕一個也沒什么吧?”
“我大宋若有此一位宋成祖,恐怕也不會有后來的那些屈辱……”
皇帝有能力打仗,那自然對于宋朝來說是最好的。
畢竟手底下的將軍放心不下,自己又有能力親自帶兵,這下可將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
而顯然,這以燕地一處對抗整個朝廷,還切還能北伐打的什么韃靼,瓦剌毫無還手之力的朱棣,即便是在數千年的歷史上,也是排得上號的將軍。
比高梁河車神不知道要強多少倍!
漢唐五代。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這么簡簡單單的一句,讓許多明朝之前的皇帝,呆住了。
【此后,朱棣先后三次發動北伐,因阿魯臺等人皆聞風而逃,所以只取得了有限的勝利,并沒有達成既定的戰略目標】
【朱棣本人也在第五次北伐的班師回朝途中逝世,享年64歲,在位22年,傳位于太子朱高熾】
【明成祖朱棣勤勞務實,后世評價他是為一生從未浪費過一天時間,是唯一一個封狼居胥的皇帝】
【因此當后世子孫回過頭來看這位祖先的時候,他們認為明朝是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共同開創的】
【嘉靖帝把朱棣原來的廟號太宗,改成了明朝祖,也就有了我們熟知的明成祖朱棣……】
視頻結束。
大唐。
李世民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這朱棣的一生可真是精彩。
從皇子到藩王,從藩王到皇帝。
他的登基難度不比朱元璋要小,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更加有奇幻色彩。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來去無影,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這么多年來,也就漢朝的霍去病對其的戰果最大。”
“一旦被其聽取到風聲,難免無功而返啊……”
看到天幕講述朱棣最后幾次北伐的收貨沒有達到預期,李世民也不禁警惕。
自己日后討伐突厥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
大明。
洪武后期。
完整的看完了視頻的老年朱元璋擦干了眼淚。
這視頻講述了朱棣的一生,而且天幕也不乏贊譽。
這還不夠,特別是在看到了朱允炆的那種操作之后,朱元璋已經徹底下定了決心。
朱元璋沒有發怒,面上看來,也沒有太大的情緒波動。
他只是招呼身后的太監。
“擬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如今天下人都看到天幕了俚,太孫朱允炆,沒什么大本事,擔不起咱大明的江山,反觀咱家的老四朱棣,既能治國安邦,又能帶兵打仗,把蒙古韃子揍得落花流水,嗷嗷直叫。咱瞅著這情勢,得順應天意、民心,所以咱改立朱棣為太子。就這么定了,欽此!”
這么一下,讓本就精神處在崩潰邊緣的朱允炆,一下子暈了過去。&lt;/div&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