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是皇帝,是絕對不會認同百姓造反的,哪里會像天幕這樣,將明朝稱為豺狐,完全站在李自成的立場上來講述。
可是,國家到了這種地步,再加上崇禎確實能力不足,滅亡,也沒什么好說的。
“定是那明朝前任的幾代皇帝失德,方才讓國家到了這種地步。”
“這崇禎雖不能力挽狂瀾,但終究是那朱元璋、朱棣的后裔,要擔下這個惡果。”
李世民有些唏噓。
“將天幕所言的一五一十全部記下來,我大唐后世子孫,要以此為戒。”
無論是天幕此前記錄的明朝宗室被屠戮一空,還是這福王被烹殺,亦或是無數百姓的血淚,這首以李自成為主角的歌曲。
想來……都能很好的警醒他大唐的后世之君。
大明。
永樂時期。
“藩王……”
“哎……”
朱棣嘆了口氣。
他看向自己的兒子朱高熾。
“當年爹在定下藩王俸祿之時,就考慮到這一點。”
“起初之時,親王俸祿包括歲支米五萬石、鈔二萬五千貫。”
“那時候才是真的多。”
“后來,洪武二十八年時,降藩王俸祿為一萬石,減少俸祿以資國用。”
“聽天幕的意思,竟成了我大明滅亡的原因之一了嗎?”
連續看了幾天明末末世圖景,朱棣只感覺觸動太深。
這些個藩王們都是他的弟弟、侄子們。
若說再減少他們的俸祿,那他身為皇帝倒也做的。
可是……他本就是造反上位,更是掐了藩王們的兵權,再繼續削下去,弟弟們不得恨死他這個哥哥了?
“爹,肅王叔的俸祿只有五百石。”
“遠沒有你說的這么多。”
“或許,爹可以借口調整俸祿,給肅王叔等幾個俸祿本就低的加加俸,其他比較多的減少一些。”
“但是……”
朱高熾欲言又止。
“天幕說我大明有百萬宗室,兒前段時間小算了一筆賬。”
“即便是再降低俸祿,畢竟我大明宗室人口在這里,后世朝廷,依舊發不起俸祿……”
朱高熾的話只說了一半。
因為明顯,天災、人禍、貪污腐敗、遼東軍事等都沒有計算在內,只計算宗室的俸祿,就已經是一個無法解決的難題了。
“……”
這就讓朱棣感到糾結了。
難不成,真讓他上位之后將老爹的政策全部推翻,他的子嗣自己一毛不拔,分文不給讓他們自生自滅嗎?
大秦。
嬴政露出幾分深思之色。
“這李自成朕記得天幕出現了幾次了。”
“就是他逼死了這明朝的崇禎。”
“天災人禍,百姓吃不起飯所以要跟著造反嗎?”
“我大秦統一之前,列國的記載之中,也出現過百姓造反的事件。”
“不過,那往往波及不廣……”
似乎是從明朝的亡國之中,想到了自己大秦可能滅亡的原因,嬴政對這個問題上心了。
“陛下……”
瞧見嬴政問詢過來的目光,李斯不得不分析起來。
“此前列國統治區域不同,政策制定不同,所以即便有天災人禍,往往也會因為百姓們所看到的目標不同,以及政策覆蓋范圍不同而不會引起大規模的波動。”
“而且,各國都有自己的軍隊,衛莊公時的衛國就曾發生過一起百姓包圍王宮的事件。”
“不過這種因為衛莊公的緣故引發的騷亂,只限于衛國,不可能猶如又是這李自成一般,可以造成這么大的破壞。”
嬴政:“……”
沉思了一陣,他發現自己大秦統一了政策之后,如果真的出現了如李斯所言的這種事,那豈不是有可能產生和明朝的一樣的百姓造反事件。
這風險太大了。
“依你之見,該如何避免?”
像是嗅到了危險,李斯有些不愿意回答這個問題。
“這個,臣不知,恐怕還得,從長計議……”
“難不成,真得退回分封時,讓諸侯國各自為政以尊天子,才能規避這種全國大范圍造反的風險?”
嬴政很快就意識到,這是分封制相較于集權的優勢。
是他此前沒有意識到的。
可是……分封制,可想而知幾十年后,又是一場浩劫亂世的開始啊……&lt;/div&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