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源自于政治的復雜性。
不過乾隆最希望的,還是讓天下萬民都不能也不敢去思考皇帝的對錯。
哪怕是前朝皇帝的對錯。
但是天幕不停的講述宋朝皇帝的昏庸和膽小如鼠、明朝皇帝的急躁與疑心病重,無疑會一次次的打擊皇帝這個職業在普通民眾心中的神圣性。
一旦民眾開始思考前朝皇帝的過錯,那么就會繼而思考清朝皇帝在某些方面做的對不對,只要天下人開始思考皇帝的過失,在乾隆看來,王朝就開始走向崩潰了。
“哎……”
“算了,要講就講吧,就是后面別再說我大清的壞話……”
可是,除了生悶氣和祈禱天幕后面不要講他大清的昏君,他是絲毫辦法也沒有。
根本沒有辦法去阻止天下萬民去看天幕,最多……也就是禁止這些東西編纂成文字傳播。
【“實不相瞞,潼關軍餉兩缺,但國庫空虛,皇上無力撥調,今日本督來此,還望諸位解囊相助。”】
天幕上,孫傳庭擺下酒席,正在向陜西的大戶們籌集糧餉。
一提到這個問題,潼關的大戶們就都鴉雀無聲起來。
【“咳咳……國家有難,應該鼎力相助,只是不知道督師,需要多少銀兩呢?”】
【“以目前之勢,至少十萬兩白銀。”】
【“十萬兩……這么多呀?”】
【“多少?……”】
【“十萬兩……”】
萬朝觀眾都聽到了士紳們的竊竊私語,聽到了孫傳庭那似講道理又似威脅的話語。
【“倘若潼關不保,各位手中的田畝,家中的妻兒老小,也都保不住吧?”】
【“都師所言極是,白銀五百兩,不成敬意。”】
【“一百兩”】
【“五十兩”】
【……】
這一個個摳摳搜搜,一百兩,幾十兩的捐餉,屬實是給萬朝觀眾們看的心驚肉跳。
大宋。
范仲淹看的生氣。
“這偌大一個朝廷,竟然是被活活窮死的!”
“捐餉竟然鬧出這么大的笑話,這朝廷和乞丐也沒有什么區別!”
這些鄉紳們給這么一點銀子,簡直就是在打發乞丐!
大唐。
李世民目光灼灼,一言不發。
這些世家大戶們一個個肥的很,不然孫傳庭也不可能去找他們捐餉,不然那李自成也不可能在京城一地搜刮出七千萬兩白銀。
可是卻連幾萬兩的白銀都不愿意出,說真的,作為皇帝李世民真的有些感同身受了。
也不知道他大唐最后的末路又是何種悲慘。
大明。
崇禎時期。
崇禎看的心中壓抑無比。
天幕此前講過的,他朝大臣們募集餉銀,所得也不過是幾百兩,幾十兩這樣的小數目。
與天幕上的此情此景何其相似。
“孫傳庭……”
看過了這些,他也不會再天真的問幾句為何這些人會這樣做。
只默默地將這個名字謹記在心。
天幕之上,孫傳庭明顯是惱火了。
他指著士紳們送來的禮物,一旁滿滿的一大堆。
【“這些,是你們給我孫傳庭的!”】
又揮了揮手中那不過寥寥幾張不足千兩的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