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幼子年幼,而且天幕沒有提及,還不知曉發生了什么事。
兩蹶名王!
明廷自萬歷以來最大的勝利。
多么值得驕傲啊,特別是這個人還是他的義子。
連李自成那個東西都沒有撐一年,他的義子卻做出了這般的壯舉。
“義父放心,無論是反明,亦或是伐清,孩兒定不負義父所望!”
聞言,張獻忠滿意的點了點頭,拍了拍李定國的肩膀,他還有些怕李定國聽到他日后會是明朝的忠臣,而對他產生些許嫌隙呢。
看來,至少在他還在的時候,無論明朝清朝都什么也不是。
只有大西才是你張定國永遠的家啊!
孫可望,艾能奇、劉文秀幾人也圍了過來,眼神中滿是羨慕之色。
只是孫可望看向李定國的眼神中多了幾分異樣。
天幕說……他想要挾天子以令諸侯?篡明自立?
而李定國是明朝忠臣?
離譜。
不說他日后如何想法現在如從知曉。
但是……這李定國是明朝忠臣?
開什么玩笑。
無論日后發生了什么,這都太炸裂了。
你,李定國,一個反賊,是明朝忠臣?
tmd。
這可真是。
屎殼郎掉進蒜臼子,你擱這裝什么蒜呢?
大家反明都這么多年了,咋地你李定國搖身一變變忠臣了?
【孫可望對待永歷帝的態度多為利用和控制,沒有真心的尊重和支持。】
【而李定國則認明廷為正統,視反清復明為己任。】
【兩人的逐漸因為這項分歧產生矛盾,特別是在李定國因為節節勝利威望日深之時,讓孫可望深感威脅忌憚。】
【永歷十一年,孫可望率兵十萬從貴陽出發,殺向云南,當時李定國,劉文秀以三萬人以少勝多,孫可望大敗。】
【被仇恨蒙蔽了雙眼的孫可望,一氣之下投降了清朝想要借兵復仇。】
【孫可望投降后,親自繪制“滇黔地圖”以資清軍,將云貴局勢全盤托出,對南明的抗清斗爭產生了極其不利的影響。】
【五年后,永歷皇帝朱由榔被吳三桂用弓弦絞死,永歷政權覆滅,南明滅亡】
【事實證明,反復無常的小人在哪里都不會受到待見,為了向李定國復仇而甘愿做清朝走狗的孫可望,即便是在清朝主子面前極盡奴顏卑恭,也逃脫不了猜忌被殺的命運。】
【早在永歷十四年出獵時,被清軍亂箭射死。】
崇禎十六年。
張獻忠部。
張獻忠被這后續的故事給氣壞了。
他說咋回事呢?
怎么讓這關外的建奴得了天下。
他們目前和明朝打生打死,那建奴在關外休養生息,隔岸觀火。
等到入關之后這南明又聯虜平寇。
江南都沒了,明廷和他大西困在云南一隅之地,他大西軍成了抗清主力,李定國和孫可望這兩兄弟屁大點地竟然還能斗起來!
哪怕天幕只是簡述沒有講明白具體細節,張獻忠依舊感到頭腦一懵,被氣的七竅生煙。
“啊啊啊啊!”
“你們兩個混賬東西!”
“都到了這種地步了還要內斗!”
他可不管什么兩蹶名王、忠臣孝子、也不會管什么挾天子令諸侯,篡奪皇位。
他只知道,這本應該互相扶持的兩兄弟,竟然刀劍相向。
而且是毫不顧忌大局的在清廷已經占據了大半江山的時候依舊要內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