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天幕一結束,立刻給哀家做一份這正宗的‘九轉大腸’~”
東漢末年。
“做菜?”
諸葛亮的羽扇都停了下來。
只感覺自己的腦子有點兒宕機,跟不上天幕的節奏。
明明是后世的‘現代第一陽謀’,也不知道是怎么扯上做菜的。
“主公,亮以為,這多半又是個搞怪的。”
“與那高梁河車神、掄語這類的調侃多半也有相似之處。”
“想來是沒有什么好借鑒的。”
諸葛亮已經習慣,天幕會講述一些這樣的事。
【……】
隨著天幕繼續播放,萬朝觀眾們看到幾位評委批評小胖余濤菜品的問題。
雖然覺得今天的天幕播放的似乎不是什么重要的事,但是來都來了,平日里也沒有什么娛樂的古人還是看的津津有味。
“這是后世的廚藝比賽啊。”
“也不知道是選出來給哪位皇帝做御膳的,誰有這個福氣啊吃他做的菜啊。”
“福氣?這個小胖的怎么總是被批評,要真給皇帝做菜,不得三天砍九回?”
“人家后人那沒有皇帝了……”
【經過一路的顛沛流離,余濤終于站在了決賽的舞臺上,90分鐘的時間,做出一道山東名菜‘九轉大腸’】
【不僅如此,評委們還希望選手們可以還原大腸原本的味道】
【“你們必須要還原這道菜,不僅僅是大腸的形狀,還有它的味道!”】
【聽到這話余濤頓時‘茅塞頓開’,這孩子他打小看著就非常聰明。】
【清楚的理解了評委的意思,所以在制作過程中,特意留了點大腸原本的東西】
大宋。
宋仁宗看的直皺眉頭。
“這些后人吃賤肉也就罷了,竟然還吃這圂腴?”
“而且還這么好幾個人等著吃,他們不嫌臟臭嗎?”
無法理解后人想法的趙禎搖了搖頭,實在是不能接受這種東西。
“范卿……”
“官家,不要看臣,臣雖然吃過彘肉,卻沒吃過圂腴。”
“所以,也不知曉是什么味道。”
范仲淹搖了搖頭,后人愛吃的東西,他怎么可能知曉如何。
而且這些個品鑒美食的‘評委’,一個個還口味極重,要求保留原本的味道。
保留后世稱之為‘大腸’的圂腴的原本的味道?
范仲淹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理解錯了,但總覺得。
“這些人口味真重。”
【李宗盛第一個上前品嘗,可他還是低估了小胖的實力,瞬間苦不堪言。】
【著名主持人看到了這一幕,已經有些不敢下嘴。】
【只能反復向余濤確認。】
【“你自己嘗了嗎?”】
【“嘗了一塊”】
【“感覺怎么樣?”】
【“我去除了大部分腸的腥味,但是我保留了一部分,我覺得保留了一部分腸的味道,才知道你吃的是大腸。”】
【“你是有意把他保留的嗎?”】
【“是清洗的過程中,我留下了一部分。”】
【“是故意的還是不小心?”】
【“是故意的!”】
大宋。
大美食家蘇軾看的冷汗直冒。
“保、保、保留了一部分?”
“原本的味道?”
“原本?”
“那東西是能保留的?”
瞬間,看著天幕上那顏色鮮亮的菜品,蘇軾一下子沒有了胃口,甚至都不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