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天真的問過,圓明園,允許當時的百姓參觀嗎?】
【這是皇家園林!是皇家的,不是你家的。】
【所以老百姓對于這個滿清皇室的銷金窟是很難有感情的,若有了機會能偷、搶,除了發財的喜悅,不會想其他的事。】
【……】
大明。
在看到這一段段清朝的歷史的時候,朱元璋其實很高興,有一種幸災樂禍的感情在內,讓你搶了我大明的江山?丟人現眼的東西!
連帶著因為看到自己大明的許多讓他暴怒的事情,都消散了許多。
可……
當看到天幕這樣講述起來,他反倒又開心不起來了。
一時間,甚至對這個滅亡了他大明的清朝感同身受起來。
什么叫是皇室的,不是百姓的?百姓不能參觀?
可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一群賤民而已,憑什么參觀皇室的東西?
老百姓難道不就應該精忠報國不求回報嗎?
不就應該人人都像那個叫閻應元、秦良玉、孫傳庭的一樣為國盡忠嗎?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這才是最正確的。
僅從這個豪華無比的圓明園來說,朱元璋并不覺得清朝做錯了什么。
反倒是……
“如此才能彰顯皇室威儀。”
“這點倒是沒錯。”
“也就后世的人禮樂崩壞,天底下再無君臣父子了!”
朱元璋看的有些不悅,不是因為清朝,只是因為聯想到了自己大明。
這些財富在后人看來不屬于大清皇室。
如今大明的皇位、土地、錢糧、財寶,在后人看來,多半也不屬于他們老朱家。
這讓他很是不舒服。
盡管早就已經知曉后人在這方面的思想了。
“這天幕如此宣揚,對我大明不利啊……”
此前因為天幕講述明朝的事情,更多的是憤怒的朱元璋,還沒有體驗過,此前清朝皇帝們的想法。
這種明明是講述別朝的丑事,卻感覺自己被影射了的感覺,讓人很是不爽!
大唐。
李世民嘆了口氣。
不想討論后世人對于皇權的看法。
但對于后世百姓的所作所為……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這清朝百姓如此,恐怕這清朝已經不僅僅是失去民心如此簡單了。”
“朕看,這清朝百姓多半恨透了這清朝,所以才幸災樂禍,助紂為虐啊。”
一群洋人。
連相貌語言都不通,清朝百姓卻愿意幫助其去對抗清朝。
能鬧到這一步,只能說也的確令人感慨。
大秦。
嬴政若有所思。
“這圓明園提到了如此多遍……”
“里面是有清朝皇室許多的珍藏嗎?”
“那……這些東西被搶走了,后世的華夏有沒有搶回來?”&lt;/div&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