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的臉上露出幾分贊賞之意。
“正如岳武穆所言,文官不愛財,武官不畏死……”
“后世雖與我大明許多觀念多有不同,但所謂英雄,皆是如此……”
【清光緒二十年夏,公元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北洋水師與日艦于黃海大東溝展開大戰,戰斗中,北洋旗艦大旗被擊落,鄧世昌見此,立即在致遠艦上升起旗幟,吸引日艦火力……】
天幕緊接著播放起《甲午大海戰》的片段。
一艘艘軍艦在海上航行,用原始主炮轟擊著,可依舊給沒有見過正經海戰的古人們造成了極大的震撼。
大明,崇禎時期。
“這用的是什么炮?”
“紅衣大炮嗎?”
“不對,紅衣大炮沒有這個威力,也打不了那么遠。”
崇禎看的有些興奮。
“不需要后世華夏用的武器,能造出這種威力的炮,我大明就能橫掃遼東了!”
后世的武器一個個看的崇禎都十分眼饞,但凡能擁有一樣,就足夠他大明平亂的了。
大漢。
漢武帝劉徹看的有些揪心。
“他這艘軍艦要沉沒了嗎?”
看著已經千瘡百孔,四處起火的致遠艦,即便是對于海戰不了解的劉徹,也意識到了問題的不妙。
“即便是鐵甲艦,被打的四處漏水,沉沒也是必然的啊……”
【大人,我們的炮彈打不響啊……】
【炮彈擊中日艦卻沒有爆炸……】
一名士卒跪在地上,手持著‘炮彈’放聲大哭。
轉瞬間,日軍軍艦的火炮就落到了他的身旁。
大唐,李世民一時間沉默。
天幕講述過日本打贏了清朝,逼的這個清朝割地賠款。
所以戰場海戰打到這里,他已經知曉了結果。
可……
“為何炮彈會打不響?”
大唐沒有火炮,李世民也不了解后世的武器。
可那種可怕的威力,一發炮彈下去燃起的熊熊大火,就連天幕上的鐵甲艦都無法阻擋。
沒有人回答,因為這個問題很簡單。
縱然是不了解后世的武器,可也明白形成的原因。
一如盔甲生銹,軍糧被貪污……
“死得其所……”
李世民突然感到一陣辛酸。
如果是真的做好了一切打不過也就罷了。
可這般逝去,算得上是死得其所嗎?
“可悲可嘆……”
為了給旗艦吸引火力,已經千瘡百孔即將沉沒的致遠艦上。
【“日本全仗著吉野,擊沉他!我北洋水師即可獲勝!”】
面對這一艘有著代差的軍艦,北洋水師處處被動。
【“掛沖鋒旗!”】
【“弟兄們!我等從軍為國!也要撞沉吉野!”】
【……】
致遠艦開足馬力,朝著敵艦沖去,誓與敵艦同沉。
被嚇壞了的日艦連忙轉向,集中火力轟擊致遠艦。
【致遠艦沉沒,鄧世昌也隨船沉入海中,其部下以救生圈相救,被其拒絕。】
【并說:我立志殺敵報國,今死于海,義也,何求生為!】
【與全艦官兵250余人,一同壯烈殉國,享年45歲。】
大清。
慈禧看向早已跪倒在地的李鴻章。
神色中滿是不滿。
“這就是你建立的北洋水師?”
“連日本都打不過?”
“那每年花哀家那么多錢?養他做什么?!”
“讓哀家之后再賠償這日本兩億兩嗎?!”
震怒的慈禧怒斥這李鴻章,北洋水師花費巨大,本就影響到了她的生活質量,如今這后世失敗的甲午戰爭,正是因為這場海戰的失敗造成的。
那既然如此還要這種海軍做什么?&lt;/div&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