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你們也沒好到哪去啊?!”
“沒你們吃得多。”
一些底層宗室們看的痛哭流淚。
嘉靖年間,代王朱桂的庶支六世孫朱充灼已經餓得前胸貼后背。
“我們不做明朝宗室了,讓我們去后世做個普通人行不行啊?!”
“這該死的大明趕緊亡了吧!身為宗室,還不如后世普通人過得好!”
前些日子,他因為太餓搶大同知府劉永的行李,還被罰沒了一年的俸祿,更是沒有了活路。
對明朝恨到了極點的朱充灼已經想好了,他要造反。
口號就是——“反明復元”!
大漢。
漢武帝劉徹有些疑惑。
“這些后人似乎很喜歡吃豬肉?”
“可豬肉腥臭,難以下咽啊……”
“難道是后人有什么特別的養殖方法?”
既然是一個許多人都愛吃的食物,那總不能還是有那種臭味吧?
劉徹覺得,既然后人能夠造出這么多讓人難以置信的東西,那只是去除一個豬肉的臭味,應該不是什么難事。
【內臟脂肪,都得飆升幾個點,于是開化就成了所有東北小孩的噩夢,你要是拒絕回家消化凍貨,那老媽也是真急眼。】
【不是,裝冰箱里不行嗎?】
【別說冰箱了,以東北人冬天囤貨的野心,你就是買個大冰柜,就不夠裝啊。】
春秋時期。
晚餐是一頓黃米粥的孔子,此刻也是吃過了晚餐在看天幕。
“嗯,后世一只狗尚且吃的如此豐盛,這后人吃的好一些,再在正常不過了。”
早就看過了后人的吃食的孔子,在早期的驚訝和慍怒后,便逐漸接受了后人的吃食比得上當今天子的規格。
評論。
【東北人長得高的原因】
【因為開化,我家一天三頓飯改五頓了,崩潰大哭.jpg】
【還好剛開化我就開學了,吃了二十來天大魚大肉,我看這食堂的飯菜也是別有一番滋味啊】
【家里有老人的囤的多,因為冬天菜價貴,而且零下二三十度都不樂意出門,所以秋天多屯點,現在已經沒有那么嚴重了。】
“這后人真是,一天吃五頓還不滿足啊。”
許多即便是從軍一天只能吃一兩頓飯的古人們看的羨慕不已。
比起別放的其他朝代的歷史,他們更關注這個。
“這個學校食堂是什么意思?難道說是吃的比較好嗎?比天幕上的魚肉豬肉還好嗎?”
“肯定啊,你想啊,都是后世的學生,學校食堂肯定是吃的最好的地方。”
一旁一個將自己孩子送去私塾的富戶說道。
大唐。
李隆基看著天幕上豐盛的飲食,不禁嘖嘖稱奇。
“這后人吃的如此之好,看來真還是要繼續努力啊。”
此前天幕講述各個朝代的平均糧食產量,他所在的時期排行第一,可是給他爽到了。
謙虛兩句,然后繼續自己那享樂的晚年,對不起他治下的大唐百姓了。
“就是這天幕啊,什么時候也講講朕的豐功偉績啊?”
“也不知曉在后人眼里,朕比不比的上太宗皇帝。”
此前天幕講述李世民的一生,可是給他羨慕壞了,迫不及待的想要天幕講講他的故事。
順便也看看自己以后又做了什么?&lt;/div&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