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去病他如今年齡尚小……”
衛青是謹慎小心的說法,但是劉徹確是聽的哈哈大笑。
“哈哈哈,好好好!”
自己的衛將軍不會騙他,重名的可能性太小,大漢雙壁出現在一起,也無比合理。
“年齡小不怕,朕可以慢慢培養。”
“朕還等著,他為我大漢日后再征戰三十年呢!”
“剛好能接朕衛將軍的班!”
劉徹滿意的拍了拍衛青的肩膀,很是滿意。
“陛下盛贊,臣如今寸功未立,臣…惶恐。”
覺得自己如今寸功未立的衛青謙遜道。
“日后就讓他隨時跟在朕身邊吧!”
沒有接衛青的話,劉徹過掉這個無關緊要的話題,說到重點。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衛青出擊河套,漢王朝收復河南地,設置朔方,五原郡。】
【募民十余萬口徙居此地,解除了匈奴對關中的威脅。】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衛青、蘇建等六將軍出朔方,擊匈奴右賢王部。】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衛青出定襄。】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驃騎將軍霍去病出隴西,降服匈奴渾邪王。占據河西走廊,斷匈奴右臂。】
【匈奴人對此哀嘆道:】
【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繁息;】
【失我胭脂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公元前119年,衛青,霍去病各率領五萬騎兵,北擊匈奴,于漠北決戰。】
【霍去病于戰后“封狼居胥山,禪于姑衍,登臨瀚海”,史稱“封狼居胥”,此戰過后,匈奴遠遁漠北,漠南無王庭。】
大漢。
劉徹看的激動不已。
“封狼居胥,漠南無王庭!”
“那位封狼居胥的將軍,朕終于知曉他是誰了!”
此前天上的《百代成史》講述的漢武帝,講述的封狼居胥,那位英姿颯爽的大將軍軍,如今中總是弄清楚了是誰。
而且還距離自己那么近,劉徹怎么能不激動。
“匈奴帶給我我大漢數十年之恥辱,終于得以洗刷!”
大唐。
“冠軍侯啊……”
“就是可惜英年早逝……”
“倘若不是如此,漢武帝日后北伐不見得會空耗國力。”
這樣一位夢幻般的將軍,對于漢武帝來說,太重要了。
“霍去病之于武帝,不亞于諸葛亮之于劉備啊……”
即便自己與劉徹相隔了七八百年之久,但同樣對霍去病感到惋惜。
一位優秀的統帥于國而言是相當重要的。
“大漢雙壁死后,武帝對外戰爭多以敗多勝少。”
“……”
“倘若那朱允炆有一位霍去病,也不至于淪落到被趕下皇位。”
“后人喜歡拿明太宗與朕對比,想來也是因為他能打仗吧。”
對于自己的戰績,李世民還是自信的。
哪怕是單拎出來,做個將軍對比,與大唐之前的比比,也能排的上號。
“陛下可莫要學那明太宗。”
“皇帝有皇帝的職責,將軍有將軍的職責。”
“怎么可以將政務全都丟給太子,自己出去打仗?”
“封狼居胥是霍去病這樣的將軍該做的事,不是皇帝該做的。”
才發現李世民有一點兒想要親自出去打仗的苗頭,魏征就毫不客氣的一盆冷水澆了下來。
“陛下難道不想做那被后人稱為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大唐太尉,司徒,尚書令,中書令,陜東道大行臺尚書令,益州道行臺尚書令,雍州牧,涼州總管,左右武侯大將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上柱國、秦王、天策上將,天可汗,圣明的大唐太宗文皇帝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