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
“五十旌旗破陣縛將而去,說的就是這段歷史吧?”
“五十人襲擊五萬大軍的敵營?”
“這宋朝還有這樣的高手?”
李世民看的有些吃驚。
不說可行與否,這實在是太大膽了點。
“天幕能詳細說說嗎?”
同樣對戰爭感興趣的李世民,很好奇這辛棄疾是怎么做到的。
“夜襲?”
“有內應?”
“身后還有大軍?”
認真思索著具體情況,但無論怎么講,這都有些驚人了。
秦末。
“是個難得的將軍啊。”
項羽也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
什么詞中之龍,文武雙全的,他都不是很在乎。
但是這個戰績屬實驚人。
“就是可惜是這宋朝的,這不完犢子了嗎?”
“要是孤手下將士就好了,隨孤一起大破秦軍,再滅了那劉邦。”
“功成名就,不是問題。”
很顯然,已經出名到萬朝古代的宋朝,不被任何人看好,屬于是項羽看到也得搖頭。
大宋。
趙匡胤此刻心中五味雜陳。
一時間說不出什么話來。
只得看向自己的兒子趙德昭。
“天幕講述的,你要認真看,特別是我大宋的歷史,雖然這辛棄疾是后世人,但是其中教訓你要認識清楚。”
“日后若是做了皇帝,要有識人之明。”
“這是身為皇帝最重要的能力。”
雖然沒有殺趙光義,但是趙匡胤此刻是半點兒也沒有讓他即位的想法。
雖然不知曉日后會不會改變,但是天幕講述的許多東西是在他心中扎下了一根刺。
“是,父皇,兒臣曉得。”
……
【自此,少年英雄辛棄疾一戰成名。】
【1162年,宋孝宗即位,起用主戰派人士,銳意收復中原。】
大宋。
趙構呆呆的看著天幕。
“啊?”
“朕死了?”
“1162年?”
“朕、朕活了……”
因為天幕的公元紀年法很是好用的緣故,古人早就將重要的,天幕講述過的時間點記錄了下來,趙構也不例外。
推算出了自己的公元年齡之后,他簡單一算。
“朕只活了五十多歲?”
雖然這個壽命在古代不算短,但是他卻不怎么滿意。
至于退位,到目前為止,他還沒有這個想法。
“朕真的好想再多活幾年啊。”
雖然距離自己五十多歲還有很長一段時間,但是趙構卻依舊感到心拔涼拔涼的。
趙匡胤時期。
趙匡胤眼前一亮。
“銳意收復中原?”
“好好好,只要想北伐收復失地的,都是我趙家的好兒郎。”
“……”
這么說著,趙匡胤又想起來,此前天幕好像講述過,趙構做過的唯一一件好事就是把皇位傳給了自己一系。
此前可都是趙光義的后代。
見狀,他不由得又憤怒的踢了兩腳跪在一旁的趙光義。
“要不是你那群窩囊廢后代,朕的大宋何至于此!”
【辛棄疾接連上書朝廷,提出北伐的方法,但因為他是從金朝統治區來到南宋的,所以并沒有得到朝廷的信任,很長時間都只是在朝廷擔任小官。】
大漢。
漢武帝劉徹的臉上露出了幾分不屑的神色。
“這宋朝怎么如此令人生厭。”
“這也不信,那也不信。”
“最值得信任的將軍不是被你們親手給殺了嗎?”
他還在為霍去病那即將逝去的生命而發愁,而這宋朝從頭至尾一直在猜忌自己的將軍。
連岳飛這種都能冤死獄中,辛棄疾不受信任實在是太正常不過。
“真是可惜啊……若是這辛棄疾生在我大漢該多好。”
雖然已經有了衛青和霍去病,但是誰會嫌棄人才多呢?&lt;/div&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