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自己大秦統一之前,列國也存在了數百年,一時間陷入了沉思。
【他登上北固亭,感嘆自己報國無門的失望,寫下千古名篇。】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東漢末年。
“好詞!好詞!”
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詞這種文體,但是老曹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不凡。
他認真欣賞著,后面的宋朝如何,到底是不能通過天幕的一兩句話完整的講清楚。
但是詩詞的魅力,卻可以前古后今,雅俗共賞。
“這宋詞,雖然與詩句有許多不同,可表達方式更加直白簡單,通俗易通。”
“也講究平仄,押韻,別有一番風味啊。”
“子建,能否根據這天幕上的詞句,作詞一首啊?”
被點到了的曹植,不禁點點頭,認真思索著。
他猶豫了一下,道:
“天幕講述的宋詞不多,兒子還不夠深入了解,想回去研究一二,他日父親出征,定然作詞一首!”
“哈哈哈,好……”
三國。
東吳。
孫權面露出幾分喜色。
“這辛棄疾不愧是霍去病一般的人物,就是有眼光啊。”
“朕是英雄人物,這話說的中聽。”
不過轉而想到,這是辛棄疾在拿他和宋朝皇帝對比,他的興奮感一時間消散了許多。
“這南宋,明明這合肥在手。”
“明明這四川也在手,集吳蜀兩國之力尚有余,卻不是膽小如鼠,就是倉促北伐。”
“更無半分識人之明。”
“朕雖是英雄,可拿朕和他們比,還是算了吧。”
完全不想和這群人搭上邊的孫權擺了擺手。
“這宋太祖倒是個人物,就是可惜死的太早了,沒有把事情辦完。”
天幕簡單講述,宋太祖一國一國的滅,統一亂世,的確是挺讓孫權佩服的。
除了他,天幕講述過的其他宋朝皇帝還是有些入不了眼。
戰國時期。
趙國。
趙惠文王時期。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廉頗看著這詞中的句子皺了皺眉。
“什么意思?”
“我日后吃不下飯,拿不動刀了?”
他沒有理解,不禁向藺相投去請教的目光。
結合辛棄疾的遭遇,藺相如一時間有些明悟。
看向廉頗,一時間不知曉該不該把自己的猜測告訴他。
他有些猶豫,可又覺得,這種事情隱瞞著,似乎對于他來說更加殘酷。
“或許……是日后老將軍因為年齡,被王上懷疑能夠再為趙國征戰了吧……”
廉頗:“……”
一時間沉默了半晌,廉頗還是搖搖頭。
“不論如何,只要趙國還需要我一日,我便一日為趙國效力!”
其他人,諸如被也被提及的劉裕,不禁一時間警覺,沒想到這辛棄疾的詩句,竟然也能提到他。
“元嘉草草?”
“是這宋朝的年號嗎?”
“……”
聽了個似懂非懂的劉裕一時間有些懵,但總感覺有不好的預感。
【不久,他就在一些諫官的攻擊下,他又被降職了,辛棄疾索性辭職不干了。】
【1206年,南宋對金宣戰,史稱開禧北伐,正如辛棄疾預言的那樣,北伐戰爭接連失敗。】
【朝廷再次想起了辛棄疾,可為時已晚,此時辛棄疾已經病重,臥床不起。】
【1207年九月初十,大喊幾聲殺賊后,在家中病逝,終年68歲。】&lt;/div&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