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比我們早五分鐘,就能沐浴到陽光。】
【它是八大行星中最小的一顆,也是一顆沒有衛星的行星,與月球相似,他的表面也被小行星和彗星撞的傷痕累累……】
大宋。
蘇軾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對天體沒有什么研究的他,就當看了個樂子。
“這水星長得和月球一樣丑哎。”
“坑坑洼洼的……”
“上次,沒畫完的月球,可不可以借一下這水星的長相把它畫完?”
覺得這水星表面和月球還挺像的蘇軾,想起了此前為月球做的一副‘素顏’畫像,當時礙于天幕很快過去沒有畫完,這次看到天幕講述水星,覺得他倆長得很像的蘇軾,打算用水星的長相把月球畫完。
【在白天,水星最高溫度將達到427攝氏度,夜晚又會驟降到-173攝氏度。】
【但是他卻不是太陽系溫度最高的行星。】
【這個看起來發白的世界,就是金星,在厚厚的表面平靜的云層之下,是一個炎熱,地獄般的世界,和太陽系內融合一個行星都不同,因為它是太陽系內最熱的行星,平均溫度可以達到462攝氏度。】
大漢。
看著天幕上那純白色的行星,司馬遷有些訝異。
“不對啊,太白金星,應該是白黃色的才對啊。”
“看了那么多次,難道是我看錯了?”
金星,幾乎是夜晚除卻月亮以外,最亮的天體了,司馬遷也對此有過許多次的觀察,他仔細看了一次又一次。
發現金星應該是白中透著些許黃色,雖然看不清楚,但是應該是那樣沒錯的。
【金星,有著十分濃厚的大氣層,大慶層的上方,是一層厚厚的云,云的主成分,是硫酸。】
【為了探尋金星,人類將探測器降落到金星上,這才揭開了金星神秘的面紗。】
【所以,我們用肉眼看到的,是云層反射的太陽光,而真實的金星,是一個金黃色的世界。】
【而有些地方顏色太深,都有些發紅了。】
【……】
大漢。
見狀,司馬遷露出了了然的表情。
原來并不是他看錯了,而是的確另有原因。
想到這里,他不禁有些興奮。
提起筆,將其記錄在《史記·天官書》中。
“太白金星,其星地色赤黃,上有硫酸后云,反射陽光,故而其眼觀色為白,古人稱之太白。”
“其星甚熱,為太陽系行星之最……”
將天幕講述的東西歸納為自己的語言,看著更加完善的史記·天官書,他不禁滿意的點了點頭,準備繼續看下面的部分。
大明。
吳承恩不禁露出了思索之色。
天幕在介紹各種溫度的時候,也會在右下角處貼心的給出對比。
比如太陽表面的溫度為6000攝氏度。
地球表面的溫度為-70攝氏度到50攝氏度。
中國春夏秋冬的平均氣溫等等。
“太白金星才只有不到500度嗎?”
以前不知道也就罷了,知道了,再這樣寫,吳承恩總覺得差了點什么。
想要將溫度的概念也添加上去,一時間抓耳撓腮有點兒難受。
“人類都能承受五十度的溫度,太白金星只有五百度是否有點低了?”
“三昧真火不若就改成太陽真火。”
“太陽內部的溫度的火焰,應該比表層高吧?”
“用這個太陽真火煉一煉猴子是不錯的。”
對自己的設定很是滿意的吳承恩,打算潤色一下,寫進《西游記》。
不然,怎么體現大圣的實力呢?&lt;/div&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