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朕這里,也有快一千一百年了……”
早就看過了后世人聚集一起去看明孝陵,對于這棵古樹有這么多觀眾,乾隆反倒是不太驚訝了。
【這棵千年銀杏樹,以及下面的觀音神泉,就位于羅漢東村南面的古觀音禪寺內】
【這座觀音禪寺始建于唐貞觀二年,即公元628年,據說寺廟內的這棵銀杏樹,是當年李世民特別為文德長孫皇后親手種植的。】
【一來是為體病身虛的文德皇后祈福,二來是對兩人青梅摯情,長相廝守的許諾。】
【銀杏樹素有二十年開花,四十年結果的說法,所謂公種樹而孫得果。】
【要等到銀杏開花結果,需要將近一生的守望。】
【李世民以這棵親手種下的銀杏樹,來作為自己一生之中最重要之人的長久祈愿和許諾。】
【長久到待得此樹開花結果,他們攜孫輩前來采摘。】
【長久到他們白發蒼蒼,執手共看銀杏搖落滿樹金華。】
【……】
大唐。
李世民聽著這旁白,眼睛濕潤了。
“觀音婢……”
話未說完,他轉頭看到,自己的長孫皇后早已淚眼婆娑,晶瑩的淚花劃過臉頰。
“二郎……”
貞觀群臣們各自回避,不去打攪這美好的畫面。
就連平日里話最多的魏征此刻都一時閉嘴。
帝后牽手,只是礙于附近的貞觀群臣們,才顧忌形象的沒有抱在一起。
看著身側的長孫皇后,李世民輕輕的說:“朕,不想等貞觀二年,朕現在就想把這棵銀杏種下……”
實在是天幕描繪的故事,太過美好,美好到,他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那一天。
他拉著自己皇后的手,與自己的孫輩們一起,去看那滿樹的金華……
大明。
洪武時期。
“嘖嘖嘖……”
已經五十多歲的洪武皇帝朱元璋咂了咂嘴,聽得有些不自在。
這故事他是頭一回聽說。
實在是讓他這個半截入土的老頭子有些浪漫不起來年輕人的東西。
只是……
但轉頭看向自己妹子那有些羨慕的表情,他又趕忙咳嗽了兩聲。
“咳咳……”
然后正色道:
“不就是銀杏樹嗎?”
“種!都給咱種!”
“咱把金陵的山上,全都種滿這銀杏!”
“到時候,帶咱妹子,帶咱標兒,帶咱大孫,一塊去看!”
聽到朱元璋這話,馬皇后也只是搖頭笑笑。
因為一起在看天幕,所以朱元璋,朱標,朱雄英全都在,四人待在一塊,一副全家福的美好場景。
而在幾人身前不遠處,朱棣正低著頭孤獨的看著自己老爹幾人,瞧見自己老爹朱元璋瞥過來的目光,又連忙陪了個笑臉。
怎么,都感覺自己好像有點兒多余。
大清。
乾隆時期。
“嗚嗚嗚——嗷嗷嗷……”
淚水如泉涌,老乾隆的悲痛之情難以抑制。
“嗚嗚嗚……啊啊啊……”
天幕像是戳中了他的什么痛點,讓至今為止無論是看天幕什么內容都沒有哭過的乾隆,一時間情緒難以抑制。
評論。
【這是大唐皇帝陛下給我們留下的遺產啊。】
【太宗留給我們的唐人的自信,就像跨越千年依舊綻放光彩的這棵銀杏樹…】
【這棵樹就像時代樹,隔著千年依然能感受到二鳳的溫度】
【來自1400年前的愛情,太浪漫了。】
【觀音泉滋養著這銀杏樹,相依相伴一千多年,也太浪漫了吧】
大唐。
“噗嗤…”
看到這幾條夸贊的評論。
長孫皇后破泣而笑。
“托陛下圣君之名,臣妾,也沾了陛下的光,名留青史了……”
“朕是銀杏,觀音婢就是這泉水。”
借著天幕的說法,李世民搖頭道:“后人看到朕這棵樹金光熠熠,又豈能不知樹下泉水的源源不斷呢……”
大宋。
趙匡胤看的有些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