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徐莉雅想了想,問出了一個觸及靈魂的問題:“李悠南哥哥,可是這個有什么用呢?”
李悠南眨了眨眼睛,“呃……”
盧小蘭也點了點頭,皺著眉頭問:“對呀,有什么用呢?它就是個大號的對講機對吧?”
兩人都有些迷惑,她們不理解,明明可以打電話,為什么要用對講機,聲音還聽不清楚,還有這么多限制。
李悠南嘆了口氣。
要說有什么用,李悠南自己也一時半會兒想不太出來。
無線電愛好者搞通聯,就是跟別人自曝一下自己的呼號,應答一下,有自己專門的呼叫方式,但是大概的內容可以等價為“在嗎?在嗎?我是數碼寶貝里的天女獸。”那邊回答:“收到收到,我是火影里的佐助。”
就完了。
一般來說,沒有什么實質性的交流。
說到通聯的問題,現在連手機都能開通衛星電話的功能,所以類似于08年那種應急搶險通訊的功能也被削弱了。
李悠南一時半會兒也不知道該怎么回答這倆丫頭的問題,最終沒好氣地說:“哪里有那么多問題,睡覺!”
李悠南開車抵達成都后,他還要去接上兩個網友。
這兩人是李悠南在論壇上認識的。
李悠南考慮到去參加這次活動,最好有一兩個熟人帶路,這樣才不會太悶。
畢竟他雖然有大神的實力,但從未接觸過這個圈子,對里面一些規則或約定俗成的規矩不太了解。
兩個小丫頭對此當然沒什么意見。
這兩個在論壇上認識的“火腿”(業余無線電愛好者),都有a證,打算去考b證。
李悠南以為他們會是中年人,畢竟喜歡這種愛好的,大多還是中年人。
這兩人都是從外省過來的,李悠南在火車站門口接到了他們。
盧小蘭伸著脖子看見了那兩個李悠南的網友,一臉好奇的說:“呀!兩個天線寶寶呢!”
當那兩個青年背著帶天線的背包出現在視野中時,李悠南還是有些驚訝,竟然是這么年輕的兩人,看上去比盧小蘭和徐莉雅還要小一點。
徐莉雅也是個社牛,當車子停在他們倆面前的時候,對著兩人冒了一句:“hello,瑪卡巴卡!”
李悠南有一些無語,很難評價她的行為,有一種少兒頻道串臺科教頻道的美。
將兩人拉上車,簡單聊了聊,確定對方身份后,李悠南便朝著活動會的方向開去。
都是年輕人,而且性格都比較外向。
李悠南默默開車的時候,盧小蘭他們四人竟然愉快地聊了起來。
一個戴著鴨舌帽的男生,姑且叫他“小鴨舌”吧。小鴨舌費力地給盧小蘭和徐莉雅解釋電臺傳遞信息的原理。
這本是初中高中的物理知識,只是涉及一些實際操作內容,可徐莉雅和盧小蘭理解起來還是有點費勁。
“就是說像打水漂一樣,反射反射再反射,是這個意思嗎?”
盧小蘭學得挺認真。
小鴨舌點了點頭:“差不多吧。”
聊了一陣,李悠南一邊開車,也加入了聊天。
他好奇地問:“你們倆是怎么喜歡上無線電臺的?”
的確,這個領域是非常小眾的愛好,哪怕在中國這個人口基數龐大的地方,也只有幾十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