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倆中專都沒讀完就出社會打工了,進過廠,也在其他地方當過服務員,對餐飲行業的工資心里很有數。
她們忍不住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不可思議,更多的當然是驚喜。之前3500塊的基礎工資就已經很高了,沒想到現在還多了提成。
看到幾人的表情,李悠南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他跟陳坤杰不謀而合。
最近一段時間,胖東來很火,各地超市都打著向胖東來學習的旗號,但是絕大多數超市根本學不到人家的精髓。
只是一味要求員工提高標準、優化流程,沒什么用。
胖東來之所以成功,根本原因是給員工的待遇。
你給員工3000塊,員工就干3000塊的活,公司死活與我何干,不行就換一家。
但你如果給員工開6000塊的工資,那公司的地位又不同了,員工費盡心思也得好好干。
一份好工作來之不易,員工珍惜,服務標準自然也會提高。
而這個經驗肯定不是只在超市一家有用,各行各業都可以套這個基本的底層邏輯。
隨后,李悠南接過話茬說:“現在呢,我們還在試營業階段,大家也是試用期。等以后如果我們的生意好了,還會給大家買五險。將來如果可以把旁邊的店面也盤下來,或許還會招更多的人,也會盡量滿足大家的休息時間。”
說完以后,李悠南和陳坤杰對視一眼,都忍不住哈哈笑了起來。
笑的原因嘛……
說實話李悠南自己很清楚,他和陳坤杰都是做生意的菜鳥。
他們倆都不清楚這套開工資的模式靠不靠譜,如此的決策有一部分熱血上頭的原因,也有一部分情懷支撐著。
只是粗略算了一下賬,按照眼下這種開工資的方式,他們兩人賺到的錢肯定會少很多,但還是挺多。
一個月就算20萬的銷售額吧,一般的火鍋店凈利潤在20-30%之間,他們這種模式凈利潤大概只有15%左右。
一個月下來大概也只能賺1萬塊錢。
陳坤杰還要當大廚和店長,是要領工資的,所以他的收入會更高一點,這部分工資算在成本里,陳坤杰大概能拿到2萬多,李悠南什么事情不做,分1萬左右。
不過這是比較保守的算法,真正做生意以后,或許銷售額會更高一些。
店里的每個人在陳坤杰的激勵之下,都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
下午,李悠南張羅著把租來的木工設備運回去。
完成交接以后,他又去了一趟重慶大學看表妹。
表妹此時已經正式參加學生軍訓了,李悠南過去時沒見到人,便有些無聊地溜達起來。
重慶大學相比于他的母校,無論是排名還是硬件設施,都要稍差一些。
不過,大學的氛圍倒是一樣的。在這里溜達,李悠南忍不住想起自己讀大學時的狀態,感覺還挺不錯。
再次回到火鍋店,李悠南發現店里多了兩個人。
一個與陳坤杰相貌有三分相似的年輕人,看上去胖一點,年齡也大些,神態老實。
另一個是位阿姨,李悠南猜都不用猜,毫無疑問,這個阿姨是陳坤杰的媽媽,而那年輕人則是他哥哥。
陳坤杰的媽媽在他們家話語權極大。
聽陳坤杰說,她很能干,當初家里要開火鍋店,就是她力排眾議搞起來的。
陳坤杰的爸爸更多時候扮演默默打輔助的角色。
能干的女人,脾氣往往不溫柔。要是既溫柔又能干,那大概率長得不會很漂亮。
而陳坤杰的媽媽五官不差,屬于長得好看又能干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