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的山峰更加陡峭,植被郁郁蔥蔥,覆蓋著每一寸能抓住的巖壁。山石的形狀也更加奇異多變。
小船游覽結束,將李悠南送回巫山碼頭。
他重新登上大游輪時,太陽已經偏西。
李悠南逛了一天,確實有些乏了。
接下來旅途還要繼續,他準備洗個澡就休息。
就在這時,有人敲了敲門。
李悠南打開門,廖馨純站在那里,笑嘻嘻地捧上一盤切好的西瓜。
李悠南眨了眨眼睛,回想了一下,今天晚上的自助餐里好像沒有西瓜。
廖馨純說:“雖然沒有去逛小三峽,但是也是下了船的嘛,我在附近買的冰鎮西瓜,算是給昨天騙你的補償了。”
李悠南輕輕咳嗽一聲,接過了西瓜。
廖馨純轉身就要走。
李悠南遲疑了一下,問:“你……還好吧?”
廖馨純回頭,笑了笑,臉上有一絲紅潤的光澤,說:“你為什么會覺得不好呢?”
……
最后一天,終于抵達了此行的目的地。
船在秭歸茅坪港靠了岸。
清晨的江面還浮著薄薄一層水汽,空氣很干凈。
今天的目的地很明確——三峽大壩。
下船后,跟著指引,坐上了景區專用的觀光車。
車子開得不急,沿著專用公路走,窗外的山丘綠得挺扎實。
剛到這里就接到了系統的任務,任務的內容依舊是如以前一樣簡單:自選角度,給三峽大壩拍一張照。
李悠南心頭有一些感慨,這個系統真的挺好……沒有任何一個任務為難人,他只是給愿意去旅行的人一點旅行路上的“順便。”
這些任務甚至稱得上隨意,隨意到如果你沒有這個系統,也會去不經意間完成這些所謂的打卡任務。
第一站是壇子嶺。
名字挺形象,說是山頂像個倒扣的壇子。
其實不用費勁爬到最頂上,下面幾層平臺視野就足夠開闊了。
站在這里,大壩的全貌一下子鋪在眼前。
它不像想象中那么有壓迫感,更像一條灰白色的直線,干凈利落地把江水劃成兩截。
壩前的水面寬闊平靜,是所謂的“高峽平湖”,壩后的水位明顯低下去一截,江水帶著點力量往下游淌。
最顯眼的是左邊那五級船閘,像巨大的臺階嵌在山體里,導游說船過一趟得花上三四個小時,一層層地“爬”或者“降”。
右邊能看到個頭小些的升船機,像個巨大的電梯,專門抬小船過壩。風從江面吹上來,帶著水汽,挺舒服。
李悠南在模型展示廳里聽了會兒講解,那些截流用的三角石頭設計得挺巧妙,扔水里能自己扎穩。
李悠南看著眼前這條人造的石壁,廖馨純笑嘻嘻的問,“是不是感覺很宏偉啊?”
李悠南心里想的不是多宏偉,而是覺得,人琢磨出來的辦法,很巧妙,他笑了笑說:“是挺宏偉的,理工人的浪漫。”
最后一站是江對岸的截流紀念園。
這里在大壩下游,是看大壩全景最好的地方。
李悠南打算就在這里完成打卡任務。
園子里散落著當年施工用過的巨型機械——卡車輪胎比人都高,挖斗大得能裝下一間小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