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丹尼爾要是莫名其妙,身上多出來了一個二區一作,估計都會心中不舒服。
再說,如果隨意掛名,引來了倫理道德審查委員會和學術委員會的注意,那就麻煩了。
而格雷戈爾與威廉姆斯,在自己許多的實驗之中,其實至少是做了一些雜活的。
所以,給他們掛個名問題不大。
洛克讓施耐德拿過來那些拒稿意見書。
在看完一堆期刊的責編寄到自己的住所的拒稿意見書以后,洛克才總算是明白發生了什么。
這與施耐德本人整理數據,書寫文章的能力無關,與自己做的關鍵實驗數據質量也是無關。
問題是出在了自己身上。
準確的說,是出在了自己是通訊作者身上。
自己之前投稿,用的通訊作者名字都是葉卡捷琳娜女巫,所以自己之前完全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
“是因為我只是真知院的研究員,身上沒有高級教職,所以當我作為通訊作者的時候,負責審稿的三名審稿巫師多少帶了一些資歷偏見。”
期刊審稿畢竟是一個不可能用太多資源,去給你做重復性驗證的工作,能找幾名同行看一下就不錯了。
那么,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證期刊的質量,審稿人必然會采用一些先驗性的想法。
比如,高環巫師做通訊作者的文章,必然質量有保證,數據造假的可能不大。
這些想法雖然對年輕一環巫師很不公平,但確實也基于某些客觀上的原因。
當然,還有一些非客觀上的原因,可能就是年輕一環巫師的學術地位較低,可以被允許用來給一些掛了二環巫師和三環巫師通訊作者名字的文章讓路。
自己之前用葉卡捷琳娜女巫作為自己文章的通訊作者,等于是借了一部分葉卡捷琳娜女巫的學術地位和身份地位。
因此在投各大期刊的時候,都可以第一時間被那些審稿責編所看到,并得到責編邀請的審稿巫師同行的認真對待與信任。
但當自己做通訊作者的時候,那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所以會發生投了四篇二區,只能通過其中兩篇,就是因為自己的學術地位目前比較低的原因。
而自己有兩篇文章可以通過,估計也是因為自己運氣好,正好遇到了三名審稿巫師,并沒有太多的資歷崇拜,所以才給自己過了。
其中因為還有,大黃鴨鳳梨與自己發在一區《青草云澤》的大黃鴨皇冠鳳梨內部的全新天然魔力結構成份有關系,所以大黃鴨鳳梨的那篇相關文章,因為有一區期刊的背書,因此無論是責編還是主編,還是三位審稿巫師,則更加有理由和信心,讓自己的那篇相關文章過一個區區二區的期刊了。
《環境與植物》也是云澤濕地二區內,植物學的頂級期刊了,所以負責審稿的一整套機制也會相對公正一些。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