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博士望著滿室高舉的手臂,眼眶微微發熱。
他深吸一口氣,在名單上快速勾選了十位核心領域的專家。
“第一批名單已確定。”他展示著全息投影上的名單,“其余同仁請留在中心建立二級研究中心,我們會實時共享所有數據。”
次日黎明,三架鯤鵬載著名單上的十位專家和挑選好的設備飛往二號大陸的前線研究基地。
他們降落在燧人1423營地,靠著兩輛息壤單元來到了上一次鄧強他們停靠燧人單元的位置,也就是如今前線研究基地的地點。
如今,這里已經停放了十來輛特殊改造過后的息壤單元,組成了一個環形的建筑群。
熔巖湖的爆發還在持續,不過對于水熊蟲的影響比預想的要少了很多,它們并沒有遷移,而是還留在那里。
基地每天都會派出精銳隊伍冒著生命危險前往熔巖湖捕獲水熊蟲以供研究。
留在材料研究中心的專家們也同步建立了二級研究中心,他們收到前線基地的數據后將會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同時,也會有部分水熊蟲樣本被送到二級研究中心,進行比對實驗和其它數據分析。
在前線基地開始對水熊蟲進行全面研究之后,夸父三號基地。
“開始充能!”吳老的聲音里面是壓抑不住的激動。
莊景波拉動電力供應拉桿,開始提升電壓。
整個控制室安靜得能聽見呼吸聲,三十幾位工程師的目光都聚焦在中央屏幕上。
“百分之八十...九十...九十五...電壓達到預定幅度,線圈開始生成磁場。”
所有人緊盯著屏幕下方顯示的那組銀白色的環形裝置——人類歷史上第一組完全由常溫下超導體材料制造的仿星器線圈。
吳老調出了仿星器線圈的實時應力分析圖,銀白色的超導線圈在磁場強度突破10t后,依然沒有出現任何結構形變。
“磁場穩定在12t,等離子體約束完美。”莊景波的聲音里帶著一絲難以置信,“完全沒有任何波動,幾乎看不到這個線圈的極限。”
“先別急。”吳老沉聲道,“我們需要確認這種材料的長期穩定性。”
他轉向另一側的工程師:“啟動極限測試程序,逐步提升磁場強度至30t。”
控制室內的氣氛再度緊繃。
屏幕上,磁場數值開始緩慢攀升——15t、20t、25t……
“線圈溫度仍然保持常溫,無任何失超跡象。”
“洛倫茲力監測正常,支撐結構應力在安全閾值內。”
當磁場強度突破30t時,整個控制室鴉雀無聲。
理論上,這個數值已經可以滿足任何現有聚變裝置的需求,甚至已經足夠點燃氘氚聚變反應了。
“繼續。”吳老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
數值繼續上升——35t、40t、45t……
“50t!”莊景波幾乎喊了出來。
屏幕上,磁場波紋圖依然平滑如初,沒有任何紊亂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