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等刑警支隊的警察們上班時,就看到張宇睜著一雙通紅的眼睛,盯著辦公室中的白板發呆。
而白板上,此時正貼滿了案件照片,還寫了好幾個關鍵字。
有同事好奇地湊過去,卻是皺眉。
上面的照片太熟悉了,那是去年發生的一件分尸案,到現在死者也沒有被確定身份。
因為被捆在漁網中,并綁上泡沫板的死者已經完全化成了一具白骨。被發現時,剛剛下過一場罕見的大暴雨,死者沿著街道,也不知被沖了多遠,同時也沖刷掉了所有的痕跡,連沿途監控都沒有拍攝到可疑身影。
死者骨骼沒有外傷,更無病變,單從腐化程度看,應該死亡時間超過半年。偏偏軟組織完好,從鈣化程度看,又好像死了沒有多久。紫外熒光照射橫截面,還很新鮮。
在找不到頭顱的情況下,能判斷死者為女性,死亡時年齡在35歲左右,身高一米六五,有生育史,分尸手法并不專業,應該是鋸子和斧頭,且尸體經過了冷凍。可只憑借這些,連死者的死亡時間,死亡方式,具體面貌都不能確定。
也因此,在調查了近期所有的失蹤報案,無一能與骨骼對上的時候,調查陷入了僵局。
沒想到,今天,張宇又重新將這件案子擺上臺面了。
等全員到齊,大隊長秦森也捧著個泡著濃茶的茶杯走了進來,對張宇點了點頭。
后者便將殺手日記前三章的文字截圖發到了微微群里。
總共幾千字,看完也就幾分鐘,看大家都看了,張宇才問道“大家有什么想法”
其實,在看小說的期間,就有人不斷地顯示出了驚訝神態,并不停地瞄著面前的白板。
“我剛剛上網查了一下,這部小說的作者是梅謙,難道他與拋尸案也有關可不對啊,案發時他還在看守所,根本沒有作案時間。”李晨積極地舉手。
“他不是重傷了嗎這種情況還能寫書,可夠敬業的。”有人小聲地嘀咕道。
“他既然沒有作案時間,又是從哪里得到了細節要知道這件案子的消息可是一點都沒外露。”
張宇和秦森對視一眼,才點頭道“不錯,如果能確認梅謙就是兇手,咱們上班的第一件事就不是開會,而是拿著搜查令去四季花園了。”說話間,他拿起了炭素筆,現在白板上的“時間”兩個字畫了個圈。
“小說中的時間是8月14日,其實與案發差了六天,真正的拋尸時間是8月20日,不過有一點非常準確,就是暴雨。”說著,他在時間的下面寫下820,又寫下“暴雨”兩個字。接著又圈上“地點”兩個字。
“梅謙小說中的下關區明顯是虛構的,但咱們轄區內,地勢低的地方僅有幾個,這便縮小了排查范圍。”
“等等”有人提出了反對意見“咱們憑著一個小說尋找兇手,是不是有些太過兒戲了”
張宇笑了下,解釋道“盡管我也感覺很扯,但書中多處細節與案件吻合。不知道他從哪里得到的消息,是查到線索也好,胡編濫造也罷,卻給我們了新的破案思路。”
然后,他在“處理尸體”上面畫了圈,并拉了個箭頭,寫下“蠅蛆”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