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故事全中,而且幾乎與現實沒什么太大出入。
梅謙盡管早有心理準備,卻沒想到,刑偵類型的小說具現化居然比盜墓小說的相似度還要大。
如果說,盜墓小說基本有一半以上與現實世界對不上。
那么刑偵小說,是大部分與現實重合,這也是警方能夠依憑小說找到兇手的原因所在。
以此類推,如果自己寫的是社會紀實,怕不得百分百貼合
想了想,他便暫時放棄了下本書選擇軍事類的計劃。
如果系統死磕盜墓不可怕,不寫就是了。
軍事類的就算只有稍許的相同,那也會造成極大的影響,無論后果好壞,反正現在他目前不需要此類“加持”。
不過,有件事必須問明白“第一件案子的被害人,早在去年就被發現了而我們小區那個小姑娘,也是去年報的失蹤”
張宇點頭,反正,案件詳情都給人看了,這點無可隱瞞,便直接點頭。
然后,他就看著梅謙面上的神情來回變換,十分的精彩。
知道對方內心情緒肯定復雜,也不打斷,而是饒有趣味地觀察著。
好在梅謙還知道房間中有其他人,很快就回神,笑道“沒想到,這也能撞車。”
張宇似乎早知他會這般說詞,嘆了口氣,起身重新將李晨叫了回來。
梅謙見了,便知接下來是正式詢問。
果然,張宇進來后正襟危坐,重新翻開了筆記本。
“你與兩名嫌疑人是否有過接觸”
“沒有,根本沒有交集。”梅謙搖頭。
“許遠也不認識他可是在你家小區門口開著花店。”張宇抬眼,強調道“請你認真回答,我們會調查的。”
“我這人壓根不喜歡養花,怎么會有交集等等”說到此,梅謙沉吟起來,半晌后才不確定地說“今年初,我去殯儀館之前在小區門口花店買過幾束,好像叫美美之家”
“對了,就是嫌疑人的產業。”
“那個看上去很有禮貌的老板是連環殺手真看不出來。”梅謙努力回想當初的情景,可惜他實在記不得對方的樣子了。
“你當時就沒感覺他是個危險人物”張宇緊緊盯著床上的人,沉聲道“難道不是查出他與失蹤案有關,你特意跑去試圖破案否則,你們小區兩家花店,為什么偏偏選擇他家”
“百分之五十的概率,他家近啊。”梅謙沒好氣地翻了眼皮“你當我閑的,還破什么失蹤案”話到這里,又強調道“我就一個寫小說的,懂什么破案”
張宇則愣了一下,這話怎么如此熟悉
哦,當初誰說的來著我一個寫書的,懂什么盜墓啊
不過以上問題,他看似拿著筆在記錄,其實根本沒有寫在本子上,因為算誘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