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末的夏都,氣候宜人,最適外出。
連宅男梅謙也在家里待不住,可他現在還是病人的身份,也不想讓人知道自己真實的身體狀況,依著人設,自然遠的不讓走,高的也上不去。只能按下出門走走的心思。
不過,趁著天好時,被推著在小區邊上的公園逛逛,也是不錯的,權當散心了。
梅謙剛經過一次刺殺,可不想被人蹭了流量,再惹上麻煩。
更不想接受陌生人突如其來的熱情與關心。
出門時口罩墨鏡必不可少。
好在夏都大腕極多,居民們賣個菜都可能和某個明星討價還價。這種咖位不夠,還藏頭露尾的人家基本視而不見,少有人去計較。
當然,跟拍還是有的。
是以,連推著輪椅的寧馳都加倍小心,盡挑著清凈的地方走。
但按照往日的習慣,湖邊是一定要去的。
只是,今天不巧,老地方被占據了,人們圍成一圈,里面還傳來了陣陣哭嚎,還有眾人的勸慰聲。
梅謙主動控制起輪椅,湊近了些,這才看清,人群中正有一對男女抱頭痛哭,而四周的游客正好小聲的勸慰。
通過眾人的談話,很輕易就弄清楚狀況。
原來這是一對來夏都打工的苦命夫妻。三年前,當時五歲的兒子在街頭失蹤,再無消息。他們這幾年一直大江南北的跑,就是為了尋找兒子。
前陣子聽到傳聞,夏都開始聯系丟過孩子的父母,似乎找到了一批被拐賣的孩子。
因為當初在夏都報案,他們自是接到了警方的電話。
才知道,提取他們的dna,不僅僅是為了與孩子相認,也可能是辨尸。
他們心里自然是矛盾的,既滿懷希望,幻想著那群孩子中有自己的兒子,又怕dna與尸源聯系上。
懷著這種忐忑的心情,他們回到夏都。
經過惴惴不安地等待之后,結果一無所獲。
原本還有些慶幸,這時候,沒有消息也算好消息,起碼死的不是他們的兒子,孩子還有生存的希望。
只是,他們回住處的路上,這對夫妻不知怎么聊到之前的所見所聞,親眼看到有人一家團圓的場面。
各種心酸苦楚涌上心頭,年輕的媽媽終于繃不住,有了尋死的念頭。
好在丈夫和周圍的游人將她拉住,才沒有發生意外。
“人販子真該死”
“對,不得好死”
“我一個鄰居丟了孩子,昨天也去警局化驗,回來時都崩潰了。”
在眾人義憤填膺中,梅謙也是滿心同情,可他與周圍的人一樣,既做不到感同身受,也無法什么有效的幫助。
等見那夫妻似乎恢復了過來,朝著眾人致謝后,從包里掏出一沓尋人啟事,挨個分發了,再次鞠躬感謝,才相互攙扶著離開。
梅謙看了眼尋人啟事上的照片,打了個手勢,讓寧馳推著他遠離仍在議論紛紛的人群。
卻是沒有心情再閑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