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還挺有禮貌的,他挑眉,客氣地回了句“你也好。”
最后與一
個大眾臉的男人握了手,對方自我介紹,叫喬華。
等所有人都打過招呼,蘇立群將梅謙推到角落處,低聲為他做了解釋。
原來,演播廳內的嘉賓一共六人,許老許少卿,魏老魏振山是考古局代表參加節目,順便給觀眾講解文物和歷史知識。他們作為泰斗一般的前輩,本身非常受學術界關注。有了他們的參與和點評,節目中出現的觀點也許會少些爭議。
蘇立群作為演員和戲曲學院教授,本身擁有不俗的文化素養。
梅謙是夏國目前最火的盜墓作家,又是目前風云人物。
有了他們的加入,不說這款節目會吸引無數流量,起碼對收視率有一定的保障作用。
而陳菲是個學生網紅,一直活躍在短視頻平臺,又非常受少年人的喜歡。
至于最后一位,卻是位素人,不知節目組通過什么渠道招來的,接觸不多,也不主動交談,連善于交際的蘇立群對其都知之甚少。
不過素人的加入,本身也算個噱頭。
“節目沒上映,誰也不知效果怎樣,只能慢慢調整。”蘇立群明顯地表現出了對節目組野心的擔憂。
但他沒有發現,梅謙其實根本未注意他在說什么,反而是若有所思地一直盯著那位表面看上去平平無奇的素人
谷尪
第一天的錄制總共花費了兩個小時,據說會剪輯成40分鐘的成片在正式開播時播放。
可總的算下來,梅謙已經在電視臺呆了整個下午。
除了需要熟悉現場環境與合作的嘉賓,還要接受一段專訪,談了下自己對考古工作的理解。
從參與者的角
度看,這款考古直播節目比他過去參加的慢綜藝顯得更高大上。
雖然都是交談、討論,但前者輕松對話,后者則需要更專業些。而且還要同第一現場連線,更嚴肅些。
但不用干活,也不必辛苦去扣人設。
節目也并不死板,蘇立群、陳菲,這兩位應該屬于氣氛組,他們存在的作用就是使得節目不那么沉悶。
兩位老教授則負責答疑解惑。
找素人喬華的作用暫時未知,大約真為了噱頭。
至于梅謙本人,第一天的錄制,重點關注了一下一線人員的安全問題,得知考古隊有安保人員隨行才稍微放心,之后大多數時間都是坐在輪椅上當聽眾。被主持人提問的不多,專業問題插不上嘴,插科打諢的話題又接不上。比起嘉賓的身份,倒更有些像吉祥物。
到了與現場觀眾的互動環節,這種情況才得以改觀。
作為極富傳奇色彩的話題人物,向他提問的自然最多。
這些觀眾大概被攝制組提醒過,問題很少超綱。
有些刁鉆的,也被他應付過去,還算應對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