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華這個素人,盡管在上幾期節目中表現一般,毫無精彩的發言,于旁人眼中難免顯得唯唯諾諾,幾乎沒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而事故當天,其冷靜執著,首先幫助維護現場秩序的舉動,著實令梅謙刮目相看。
事后兩人簡單聊了幾句,覺得投機還互加了微微。
而且之前就算接觸不多,他們之間也沒有發生任何的不愉快。
今天對梅謙發難的,竟然就是這個人。
等在場的考古學家們對本次行動進行了檢討與分析后,就輪到現場嘉賓們發言了。
導演組沒有話術,也未規定順序,甚至發言與否全憑自愿。目的就是要營造出一種暢所欲言、不設置言論障礙的自由氛圍。
但喬華搶在蘇立群之前舉手發言,就著實令人意外,更讓在場幾乎所有人沒想到的是,他會一改之前的低調作風,直接向提出了自己的質疑,其語氣尖銳,已近似指責。
“我這里倒是有幾個問題想要咨詢一下梅謙梅老師”喬華舉著話筒,直直看向坐在對面,一直沉默不語的梅謙“眾所周知,夏都古墓被發掘之前,梅老師已經在他的書中對此有過描述,我想問的是,梅老師是通過什么樣的方法或者說是渠道,確定夏都地下存在大墓的。”
盡管早有心理準備,但梅謙見是喬華最先站出來,仍感到相當的意外。
他沉思片刻,才笑著反問“如果我回答這一切純屬巧合,不知喬先生能否滿意”
“巧合那太籠統了吧”喬華皺眉“說實話,梅老師周圍發生的事,實在讓人不得不懷疑。”
“事實就是如此。”梅謙長嘆一聲“我僅是單純的惡趣味兒,才將書中的大墓安排在我熟悉的夏都。這里要更正一點,我書中寫的是古代墓葬群,可事實是,夏都地下發現的是遠古祭壇,兩者可是存在著極大的不同。況且,據我所知,夏都地鐵線路屢屢變動,竟然還能挖到祭壇,除了巧合,也找不出其他詞匯吧”
“但夏都地下建筑規模龐大,地下線路規避不了,也很正常不是嗎”喬華原本嚴肅、顯得僵硬的臉突然軟化,笑著操作手機。頓時臺上的大屏幕出現了一張照片“而我這里有個證據,足以證明梅老師很早就與夏都的、嗯,祭壇有過接觸”
隨之,場中一片喧嘩。
梅謙的瞳孔微微一縮,這張照片他再熟悉不過,說實話,當初看過照片后,他都做好再進宮一次的準備了。
只見,照片中,他梅某人正拿個鏟子似在挖掘什么。
“我要說明一下,該照片拍攝于今年一月,地址在馬頭溝,而就在照片拍攝的幾天之后,施工人員從該地點挖出了一尊青銅鼎。經過核實,這尊鼎,與夏都地下發現的那尊是一對,挖出來時,被埋在地里不足七天。不知梅老師作何解釋”喬木平淡的話語響遍全場。
議論之聲已經控制不出了,甚至有人大聲地喊了起來。
“肯定有問題啊”
“打死我也不信梅謙沒下去過”
“好家伙,這是實證了吧”
梅謙的視線在現場掃了一圈,在看到張宇面上也全是震驚不解后,心中便有了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