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剛剛拿出信封的時候,張宇表面上雖神色如常,言語和剛進門時似乎看不出任何的變化。
梅謙卻敏感地察覺到對方遞過來的動作,顯得僵硬。
便更加認定了之前的猜測,這應該是行動前,趙君特意留給他的一封遺書。
而且,趙君犧牲了四天這封信才到了他的手中,相信警方已經徹底調查過,確認里面沒有任何可疑的地方。
但事實并非如此,信紙上沒有稱呼問候,更無署名與日期。
唯有掐頭去尾的一行地址?不,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地名。
【粵省---羊城----南70里---北莊】
一看到“北莊”這兩個字,梅謙腦中嗡地一聲,有那么一瞬間就處于恍忽的狀態。
“北莊,這不是你里的地名嗎?”
因為梅謙拆信并未有避諱的舉動,張宇站在旁邊,自也將上面的內容看個明白。
此時,見梅謙盯著紙張不說話,忍不住開口詢問,立即又是搖頭,疑惑道:“不對,這只是是你虛構的地方,趙君是什么意思?”
“誰說這是虛構的地名?”梅謙轉頭看他,神色古怪。
“前陣子你剛寫出那段學藝的劇情,我就特意上網查了,羊城根本沒有這個地名,連當地的同事都沒聽過北莊。”張宇回答,緊接著便是一愣:“難道……”
“你看書可真仔細。”梅謙又深深看他一眼:“北莊是個小地方,早在清末就被一場洪水毀了,可能連地方志都沒記載,你能查到才怪。”說著,他將信紙折好,小心地放在了桌上。
“所以,他想約你會面,還是那里有什么秘密?”張宇急忙追問。
“趙君死了。”梅謙依舊看他。
張宇長嘆:“果然是這樣。”
事實上,這種信封裝著的信他也寫過,還不止一次。深知這種信件送出來意味著什么。
梅謙看他這番表現,才終于相信張宇對方振一方的行動所知有限,應該不是被派來故意試探的。
后者太了解梅謙是什么德行了,大概猜出他在想什么,但眼下心有戚戚,對這種不信任暫時也無心計較。
沉默良久,張宇端起酒杯,里面的啤酒緩緩被傾倒在地上。
梅謙不知如何想的,竟也有樣學樣。
接著張宇便沒關心梅謙怎會對一個被當地人遺忘的小村莊如此了解。
梅謙也罕見地沒有指責張宇這種,連中地名都要細查一遍的敏感。
酒桌上的氣氛持續了一段時間的沉悶。
但兩人一個是見多了生死,另一個也見多了生死,這種壓抑注定持續不了多久。
所以,啤酒開到第二瓶的時候,梅謙突然指著地板上的水漬說了句:“待會兒你拖地!”
張宇:“……”
-----------------
無論方振一方送出那封信,是單純遵從死者遺愿還是另有目的。
梅謙確實不必待在夏都繼續枯燥的碼字生活,出行計劃得以繼續。
第二天一大早,他將全部存稿設置成定時發布后,就重新開始訂票。
之前打算直接去粵省,按理說出了趙君這檔子事,單純為了少些麻煩也該換個地方采風。
可梅謙只簡單想了想,依舊訂了夏都直達羊城的商務座。
這還沒完,選好座他特意截了圖,將座位號等信息涂抹一番后,直接發到了網上。
稱自己靈感枯竭,未來一段時間將不會加更,為更好的服務廣大讀者,只能外出采風,且第一站就是羊城,
因為是下午發車,眼下時間太早,做完這一切后,梅謙無聊地倒在沙發上,翹著腿刷起了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