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貫彪形燕頷,身形魁梧,膚色黝黑。其雙目炯炯,似有精光乍現,透著精干。令人稱奇的是,他的嘴角竟還生有少許胡須,全然不見宦官常有的陰柔之態。
這般獨特的相貌,使童貫卓然于尋常宦官之列,讓趙俁忍不住去想:
“你在歷史上能翻起那么大風浪,與你這超越尋常宦官形象的特質、你這股子不同于尋常閹人的氣質和氣場也脫不開關系吧?”
在趙俁打量童貫的同時,童貫也在不著痕跡地打量趙俁。
老實說,對于是否來投趙俁這個閑散王爺,童貫其實很猶豫。
是。
因為受到李憲的連累,這幾年童貫一直很不得志。
可童貫并沒有因此就自暴自棄,他每時每刻都在向往從前在西北征戰的歲月,懷念那金戈鐵馬,希望靠著軍功榮耀加身,這才不枉費他活這一場。
沒錯。
童貫就是一個很有野心的人。
而趙俁這個閑散王爺,能給他想要的舞臺嗎?
對此,童貫深感懷疑。
可黃經臣是童貫的至交好友。
童貫十分清楚,黃經臣生性忠義,不會害朋友,既然想將他引薦給趙俁,必定是覺得,他投靠趙俁,能有所作為。
而且,童貫打聽到了那日福寧殿發生的事,以及趙俁準備娶向太后的兩個侍女做王妃,覺得趙俁很不一般。
所以童貫還是過來碰碰運氣。
此刻,兩人相顧無言,氣氛略顯凝重。
未幾,趙俁率先打破沉默:“李憲隨王韶開邊熙河,戰功赫赫,你曾在其麾下效力,想來對西北之事了若指掌。今邊疆未平,黨項人又狼子野心、貪婪狡詐,正是用人之際。你且在本王這里訓練幾日親衛門客,他日若有機會,本王定會為你謀取去邊庭建功立業之機。”
歷史上,以童貫前幾十年所立下的赫赫戰功,完全可以躺在功勞簿上呼呼大睡,直至壽終正寢。
憑良心說,如果不是想為趙宋王朝收復燕云十六州,立下不世之功,當時已經六十多歲的童貫,完全沒有必要攛掇趙佶聯金滅遼收復燕云十六州。
如果童貫沒走錯那一步,他的名聲即便不如狄青、王韶、章楶這些北宋名將,也絕不會在他義父李憲之下。
只可惜,童貫太想有更大的作為了。
而有宋一朝,沒有任何功勞能跟收復燕云十六州相比。
假如童貫真幫趙宋王朝收復了燕云十六州,什么狄青,什么王韶、章楶,都得往后排。
然而,童貫錯估了當時的形勢,也高看了被他們君臣折騰得千瘡百孔的趙宋王朝的政治軍事經濟實力。
這才一步一步導致童貫留下了六賊之名,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架上,永遠都下不來。
極為熟悉兩宋時期歷史的趙俁,怎么可能不知道童貫的野心、不了解童貫真正想要什么?
另一方面,趙俁是閑散王爺,是不能參與趙宋王朝的政治,但他要是誠心想引薦幾個人,那還不是輕而易舉?
畢竟,再怎么說,趙俁也是趙宋王朝一等一的皇親貴胄,是能跟皇帝和太后說得上話的人。
所以,短短幾句話,趙俁就打消了童貫的猶豫,讓童貫心甘情愿地說出:“奴婢領命!”
莘王府根本就沒有門客,侍衛倒是有二十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