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確定陛下支持耀兵?”曾布確認道。
對于曾布這個叛徒,章惇本不想理會,可如今舊黨回歸,趙俁更是將蘇轍、蘇軾兩兄弟提拔成宰執,要不是蘇頌、范純仁的年紀實在太大了,謝絕了趙俁的“返聘”,那朝堂上可就更熱鬧了。
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下,逼得章惇不得不團結新黨中的保守派,也就是曾布、安燾、李清臣等人,不然實在是難以壓制舊黨。
可將曾布他們拉過來之后,卻有一個麻煩,那就是這些新黨中的保守派,政治立場太不堅定了,還總質疑他。
壓下對曾布的反感,章惇說:“陛下提起司馬光之輩還地一事,義憤填膺,恨不得將其抄家問族,奈何陛下當時只是孩童,無能為力。”
章惇此言一出,曾布、蔡卞、蔡京的神色,全都是一凝。
章惇見此,也反應過來了,那時趙俁是孩童,現在可不是了,那趙俁的意思是……要清算這些人?
“相公,此乃天賜良機也。”蔡京提醒章惇道。
幾人都在宦海沉浮了幾十年,哪能不知道,蔡京這話是什么意思?
現在,很明顯是,趙俁這個銳意進取的皇帝,被錢給難住了,所以“病急亂投醫”。
對大臣來說,趙俁有這樣的念頭,其實是很危險的。
因為風水輪流轉,誰敢保證他們不會有失勢的那天?
要知道,當初司馬光得勢時,那叫一個風光,新黨的干將、封疆大吏,他想搞誰搞誰,結果現在卻有可能被抄家問族了。
而要是大家都維護刑不上士大夫,甚至不斷給皇帝洗腦,讓皇帝堅持刑不上士大夫,那大家哪怕將來失勢了,也至少不會落得一個太凄慘的下場。
就像司馬光,趙煦明明那么討厭他,最后不還是給他留了一份體面?現在,司馬光不也還是官身嗎?甚至司馬光的后代,如司馬光的養子司馬康、司馬光的孫子司馬伋,現在不還在當官嗎?
而一旦斗爭上升到了抄家問族這種地步,那等自己斗爭失敗了,可就也得獲得對等的下場了。
可話又說回來,現在雖然沒有抄家問族,但之前舊黨占據上風時,司馬光等人,也干了不少,將他們這些新黨人士不斷發配,從東折騰到西,從西折騰到北,再從北折騰到南,活活把人給折騰死,或者讓他們活受罪的事。
而且,只要你失勢,你的子孫后代就別想再出頭了,你的政敵肯定會打壓你的子孫后代,讓你的子孫后代永無出頭之日,總不能他們養虎為患,等著你的子孫后代報復他們或者報復他們的子孫后代吧?
所以說,政治斗爭失敗的下場,一直都是極為慘烈的,哪怕有刑不上士大夫這個底線,也是一樣。
對此,蔡京看得比較清楚,因此,他才勸章惇,趁趙俁“病急亂投醫”這個機會,干倒舊黨,實現他們的政治抱負。
本來就是強硬派的章惇,動心了。
趙俁想要清算的是,當時主張放棄領土的大臣,將他們列為賣國賊。
那時,隨著司馬光執政,蔡確、章惇、韓縝等新黨領袖先后被貶出朝廷,當時的朝廷爭論,就從要不要放棄領土,變為贈送哪些地方。
范純仁、范純粹主張放棄葭蘆、米脂、浮圖、安疆四寨。
蘇轍、劉摯等人主張蘭州也可放棄。
司馬光、文彥博則認為整個熙河路都可以放棄。
后來,安燾、呂公著等表示反對,呂公著指出蘭州乃西蕃地,非先屬夏人,且夏戎無厭,給地會啟其侵侮之心。曾經在陜西任職的孫路也拿來地圖指出放棄蘭州的危害,司馬光才不再堅持割讓整個熙河路。
最終:司馬光等舊黨最終割讓了葭蘆、米脂、浮圖、安疆四寨給西夏。
這么一看,將剛被趙俁召回朝的蘇轍,再趕出朝堂,都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