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詩韻的表現,讓趙俁很費解。
怎么形容呢?
五女中,除了袁傾城,趙俁還不清楚底細,其余四女,趙俁全都領教過了。
在趙俁看來,麻曉嬌和張純屬于那種多少知道點,但知道的并不算多,并且完全沒有實戰經驗的那種;而李琳則是徹徹底底的白紙一張,什么都不懂,就是膽大,什么都敢嘗試。
輪到葉詩韻。
趙俁發現,葉詩韻似乎什么都懂。單看她的知識儲備含量,要說她沒經歷過幾十個男人,打死趙俁,趙俁都不信。可要是再看葉詩韻的實操,卻又不比麻曉嬌、張純、李琳強哪去,最多就是她的進攻性更強一些、膽子更大一些、好奇心更旺盛一些,僅此而已。
‘這倒真是有些奇怪。’
不過很快,趙俁就將這件奇怪的事給拋在腦后去上朝了。
話說,最近的朝堂上真有點亂。
至于原因,無它,新舊兩黨的黨爭,越發地激烈了。
當初,向太后和很多大臣認為的,元祐和紹圣兩個時期均有失誤,應該消除偏見,調和矛盾,走中間路線,現在看起來似乎有些行不通。
當然,這其中也有趙俁的原因。
趙俁讓新舊兩黨分別去查貪腐,結果卻被他們當成了搶地盤。
搞得兩黨都對反腐一事極為上心,出手那叫一個快準狠,就仿佛他們出手慢了,那塊地盤就會被敵方給搶走。
包庇貪官污吏?
不能說絕對不存在,但他們包庇的形式絕對變了。也就是,從原來的幫貪官污吏逃避罪責,變成了告訴貪官污吏趕緊補齊欠朝廷的錢,朝廷這次是來真的,不補上各自負責的窟窿,這次肯定得倒大霉,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而且,朝中已經出現了“新舊兩黨查完各自負責的區域后,便會交換場地復查”的聲音。
這不是趙俁讓皇城司和東廠散布的消息,而是有些聰明人根據趙俁的行事風格猜的。
要真是這樣,他們這邊負責的區域出現了漏網之魚,被敵方給復查出來,自家這邊丟人現眼給敵方留下攻擊的話柄不說,敵方肯定會借此機會在己方的地盤中楔釘子,監視己方官員,甚至是影響己方官員施政。
所以,新舊兩黨都在大力反腐消滅貪官污吏,同時拔掉那些懶政的官員,換上自家黨派的官員,絕不給敵方可乘之機。
而各級地方官吏,不想被收拾,就只能乖乖地把貪污的錢,甚至是對不上賬的錢,全都還上,不然,就算你畏罪自殺,也得抄你的家、問你的族把欠朝廷的錢給補上。
那在這個過程中沖民眾下手,搜刮民脂民膏,來補齊贓款,或是回血?
抓不住算你走運。
而一旦抓住的話,就是罪加一等,直接夷三族,即父母、兄弟、妻子家的所有男人皆斬,女子皆充入教坊司,幾家的財產全部查抄,一分不留。
狠?
改革怎么可能不流血?
不過話又說回來,在這個過程中,是有不少貪官污吏和不作為的官員被拔掉,有干勁、能干事的官員頂替了上去,朝廷還得到了不少贓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