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這時,蔡京才不著痕跡地看了撬走他工作的趙挺之一眼。他和趙挺之的梁子算是徹底結下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趙俁已經徹底適應了皇帝這個身份。
目前階段,趙俁承上啟下,發揚了趙煦創造的所有優良傳統,他還重用新人,開啟改革,他剛毅而不保守,穩健但又敢于創新。
雖然趙俁將來到底能走多遠,沒有人能說得清楚,但不論是新黨,還是舊黨,都能看得出來,在趙俁的帶領下,趙宋王朝的路正在越走越寬……
……
散朝后。
李恪非返回家中,看見了他的寶貝女兒——十六歲的李清照。
此刻,李清照躺在庭院中的搖椅上,手持書卷,慵懶著讀著一卷《世說新語》。微風吹過,發絲輕揚,她沉浸在書中的世界,時而雙眉微蹙,為書中的悲歡離合而感慨;時而嘴角上揚,因精妙的詞句而欣喜。
見父親回來,李清照立即起身,像只快樂的小蝴蝶一樣飛了過去。
李清照六歲時隨父親李恪非到東京汴梁城生活,學習文化,耳濡目染,家學熏陶,加之聰慧穎悟,所以才華過人,很快便從文壇嶄露頭角。
不久前,她寫出了為后世廣為傳誦的詞章《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此詞一問世,便轟動了整個京師。
此時的文士莫不擊節稱賞,未有能道之者,就連李清照的師祖蘇軾都夸贊李清照有靈性。
李恪非對這個女兒也是特別寵愛,引以為傲。
見李清照跑過來,李恪非板著臉教訓道:“都是大姑娘了,還如此毛躁,將來如何嫁人?”
“嫁不出去,便一直陪在爹爹身邊,孝順爹爹。”李清照一點都不怕李恪非,她一臉好奇地問道:“見到陛下了?”
“見到了。”李恪非邊往院中走、邊說。
——李恪非剛被調回朝廷任禮部員外郎,今天是他第一次見趙俁。
“如何?”李清照問。
李恪非停下腳步,滿臉敬畏地說:“厲害。”
“何講?”李清照更好奇了。
李恪非看著李清照說:“陛下沉穩有度,進退有節,定奪有理,圣主之姿,我大宋有望中興矣。”
李清照沒想到自己的父親會給這個小皇帝這么高的評價,這讓她對趙俁更好奇了。
眼珠一轉,李清照就計上心來,她道:“爹爹,女兒聽聞,宮中將舉辦宮闈科舉,此事必由禮部負責,爹爹可有法教女兒一觀?”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