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純嚇得趕緊把嘴巴給閉上,再也不提什么九龍奪嫡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說張純肯定不敢再說了,但她總感覺,趙俁的這些兒子,將來肯定消停不了……
……
因為青唐吐蕃的頑固舊勢力被趙俁君臣用雷霆甚至是鐵血手段全都拔掉了,使得隴右都護府成了一張白紙。
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趙俁君臣將一批優秀的人才、袁傾城總結的先進的農耕技術以及由麻曉嬌研發的先進科技全都送到了隴右都護府。
趙宋王朝移過去的一百萬河北災民,勤勞勇敢,熱愛這里非常有希望的新生活,所以在朝廷白送給他們的土地上努力勞作,兢兢業業。
動蕩了多年的番人平民和奴隸也無比珍惜趙宋王朝分給他們的土地,渴望過上和平安穩的生活,進而積極配合趙宋王朝派去治理他們的人進行建設和播種。
老天也會成人之美,很照顧隴右都護府,讓這里今年風調雨順。
這就使得,隴右都護府遍地生長著旺盛的青稞、小麥、大麥、蕎麥等農作物。
老一輩生活在這里的人,都說他們這一生都沒見過這樣的盛景。
呂恵卿保守估計,只要今秋能順利秋收,當地的人過個兩三年豐年,一點問題都沒有。
另一方面,打通了絲綢之路后,趙宋王朝積極向西域三十六國派遣使臣,與各國建立聯系,表明通商意愿,同時通知各國,凡是通往西夏的貿易通道皆已不通,想要與我趙宋王朝進行貿易,今后只能走我趙宋王朝的隴右都護府。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傳統的絲綢、瓷器、茶葉等暢銷品以外,趙宋王朝還派遣商人去西域各國推銷玻璃制品、香皂等奢侈品。
一時之間,西寧城高度繁榮起來。
而農商的大力發展,也使得隴右都護府真正融入了趙宋王朝。
關鍵,受隴右都護府的帶動,加上朝廷在陜西推出的一系列減稅、大力發展陜西的工農業等措施,陜西六路的經濟也在迅速恢復,逃出陜西的人得知這些以后,開始陸陸續續地回到了陜西。
見隴右都護府這么有用,陜西的經濟、民力恢復得這么快,之前阻止趙俁攻取青唐吐蕃、勸趙俁放棄隴右都護府以及認為趙俁在青唐地區大開殺戒有失文明的舊黨官員全都閉嘴了。他們終于意識到了,趙俁的選擇才是真香。也開始想明白了,對外拓邊,或許真的能夠解決趙宋王朝所面臨的問題。
當然,針無兩頭利。
將青唐吐蕃徹底并入趙宋王朝,使其變成了趙宋王朝的隴右都護府,讓它源源不斷地給趙宋王朝供血,讓宋軍再無后勤壓力,趙俁君臣又徹底鏟除了隴右都護府的青唐吐蕃殘余勢力,沒有了后顧之憂,壓力無疑就到了西夏一邊。
李乾順君臣很清楚,如果西夏再不打破趙宋王朝的布局,肯定會被趙宋王朝一點一點蠶食,或者等到西夏國內的經濟崩潰,從內部瓦解,讓趙宋王朝撿現成的,總之,他們再不想辦法,西夏可能就危險了。
李乾順君臣先是嘗試著拉攏趙宋王朝的邊臣、大將,想讓他們獻城投降,不戰而屈人之兵。
但隴右都護府現在發展得太好了,陜西也恢復了元氣,而西夏的被動所有人都看在眼里,以至于四九投國軍的人實在太少了。
當然,也不是沒有這樣的蠢貨。
不久之前,在西夏的拉攏下,熙河路便有一個名為張庚的基層軍官,圖謀帶著部隊叛逃到西夏。
可是這件事很快就被他們同軍的人給舉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