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董卓入主洛陽,就令手下士卒用大揭頂方式,盜掘邙山古墓群。
如今考古隊挖掘墓葬,也大多采用大揭頂方式。
一是安全性高。
二是能更好了解各朝代墓葬特征。
三是方便提取殘存在泥土中的文物等。
當時我沒想大揭頂的事,心思都放在通風不足上。
駝爺講的故事里,下墓后聽到女人哭聲,會不會和通風不足有關?
他說挖開盜洞時,墓里噴出青綠色氣體能點燃。
說明墓室里存在沼氣類發酵氣體。
這類氣體或許有毒性,呼吸后讓人產生幻覺。
這么一推理,邏輯上就能解釋通了。
只要做好通風,避免吸入有毒氣體,就能破解墓里的詭異了吧?
我越想越激動,也不知道腦子怎么就抽了。
鬼使神差的從包中拿出那枚假夜明珠。
“我種地時刨出來的,晚上能微微發光,我想搞明白它到底是啥,但都弄不明白。”
“姐,你看是不是夜明珠。”
陽光的照射下,那枚珠子沒太大特別之處。
就是枚半透明圓珠,能看到里面有不少紋裂和絮狀結構。
跟品質一般含有雜裂的水晶類似。
把珠子遞給章楠時,我目光一閃。
突然發現珠子上,似乎刻了文字樣的東西。
珠子到手后我就沒在陽光下仔細看過,所以根本沒發現上面刻了字!
章楠拿過珠子,對著窗外的陽光看起來。
珠子在她纖細玉指間輕輕轉動。
她似乎發現珠子上刻著文字,輕蹙眉頭注目凝視起來。
“看著像金文?”
金文是指商末到周朝時期,青銅器上的銘文字體。
因為周朝把銅稱為金,所以銘文字體被稱為“金文”,至秦統一六國后被棄用。
“姐,你能看懂上面的字?”
我也湊到跟前,盯著珠子上的字看。
但那些字跟現在的字完全不同,我就算瞪圓了眼也認不出一個。
“這個是巴字,中間的我不認識,下面可能是蛇?”
“我爸最近的研究課題和巴蛇有關,我幫忙抄寫各種字體的巴蛇文字。”
“所以這兩個字基本確定,就是巴蛇。”
“但巴蛇是一個詞,中間為什么還有個字呢?到底是巴什么蛇?”
章楠歪著腦袋想,似乎怎么也想不出中間的字是什么。
我也好奇的琢磨起來。
現在以巴蜀稱四川。
而過去巴和蜀是兩個國家。
武王伐紂時,巴和蜀都派兵相助,并且以巴國士卒為先鋒大破殷師。
《華陽國志》記載: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
這段記載是說巴國士卒悍勇,唱著歌跳著舞發動攻擊,打的殷人前隊崩潰,倒拖著戈逃跑。
巴國勇士唱著歌跳著舞就打了勝仗,怎么看都有點魔幻,但書中就是這么記載的。
或許他們唱歌跳舞,是某種巫術?
“巴在這里是不是指國家,巴國的什么蛇?”我猜測道。
“有道理……不對。”
章楠突然盯著我,十分認真問道:“真要是巴國的珠子,怎么可能從咸陽塬上刨出來。”
“老實交代,珠子到底怎么來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