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強夫婦吵了會嘴,接著又說起慶山寺。
“我太爺爺還專門考證過慶山寺位置,把整個鳳凰原都走了個遍,推測說應該就在姜原村附近。”
“不過沒等我太爺爺找到具體的位置,就兵荒馬亂起來,編寫縣志的工作也暫停了……”
一頓飯吃完,話也套的差不多了。
基本可以確定慶山寺真的在歷史上存在過。
而且是級別很高的皇家寺院!
飯后離開宋國強家,我倆向姜原村走去。
“哥,就算知道慶山寺以前在這一塊,但咱倆咋確定它在啥位置啊?”
“看風水。”
“你會看風水?”崔浩好奇道。
“不會,先試試唄,找不到就另想辦法。”
活人哪能被尿憋死。
只要想搞,有的是辦法。
實在不行找個會風水的人過來幫忙看。
后來很多支鍋盜墓的金主,都養著懂風水的人,專門幫忙尋龍點穴看大墓位置。
也有些懂風水的散人,尋到大墓位置后賣消息,把位置賣給想盜墓的人。
來到姜原村,我們沒有直接進村。
而是找了個高處向四周眺望。
崔浩學著我的樣子,不停轉動目光看向四周。
可看了半天也沒看出個明念。
“哥,你看出來啥了?”
“這除了黃土地就是土地黃的,我咋看都是一個樣啊。”
我其實也沒太看出來。
畢竟從筆記上學的東西全靠自己領悟,一沒實踐,二沒人指點,頂多算是背下記在心里而已。
但在崔浩面前,我怎么都得裝一裝。
“風水不管哪個流派,首要重視的都是形。”
“比如你看南邊的驪山,外形是不是像奔騰的駿馬?”
在鳳凰原上能遠眺秦始皇陵和驪山,距離正好能看清楚驪山的山勢。
崔浩歪著腦袋瞪眼看:“沒覺得像駿馬啊。”
“動腦子聯想,好好聯想。”
風水地形的查看中,聯想力一定好。
因為地理形態不可能完全具象,即便是象形的風水吉位,初看的時候也只是山和水而已。
沒有好的聯想能力,根本就看不出其中奧妙。
崔浩瞪著眼,看了半天還是選擇放棄。
“動腦子的活我是一點干不了,還是給你保駕護航好了。”
我望著驪山,突然想起一句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對啊!
在這里再怎么看,都是只緣身在此山中。
要居高臨下看這里的整體地勢,才有可能看清楚其中奧妙。
我誤打誤撞算是開了竅。
風水也要從不同維度去觀察,先觀察整體地勢,再仔細查探細節。
居高臨下俯視鳳凰原整體,才是看風水的第一步!
“耗子走,咱們去對面驪山。”
“啊?去驪山干嘛?”
“當然是看風水。”
我倆向對面驪山走去。
路上運氣不錯,蹭老鄉的馬車進山,倒是省了不少力氣。
進山尋了個高點眺望鳳凰原。
這一刻我才看了個清楚,那鳳凰原真像只振翅欲飛的鳳凰。
“耗子你看,那邊像不像是鳳凰頭,然后是鳳凰張開的翅膀。”
“姜原村就在鳳凰翅膀正中,是大展宏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