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發車時間,我依依不舍的向爺爺告別,一步三回頭的下了車。
目送火車遠去,我還在站臺不愿離開。
“哥,咱爺肯定平安到港島,徹底治好病。”崔浩安慰我道。
我使勁點頭:“嗯,肯定的,咱們也出發去戶縣。”
我和崔浩離開火車站。
踏上去戶縣之路。
戶縣在西安的西南方向,歷史悠久。
夏朝時立有扈氏方國,商時為崇國,先秦時為鄠邑,秦孝公二十年設立鄠縣。
佛道兩教的發展中,戶縣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全真教祖庭重陽宮就在戶縣。
而戶縣草堂寺在佛教發展中更有傳奇地位。
東晉十六國時,后秦皇帝姚興,迎西域高僧鳩摩羅什于逍遙園,苫草為堂翻譯佛經,由此建立草堂寺。
這是國內歷史上首創的國立佛經譯場。
許多佛教著名典籍,都在這里被翻譯出來。
因鳩摩羅什翻譯出中觀三論,為三論宗創立提供了經典,所以他被尊為開宗祖師,草堂寺為祖庭。
又因為翻譯出《成實論》,草堂寺又被視為成實宗祖庭。
因華嚴宗五祖在這里著書講學多年,也被視為華嚴宗祖庭。
島國的日蓮宗,依鳩摩羅什翻譯的《法華經》而創立,也奉草堂寺為祖庭。
一寺兼四宗祖庭,在世界佛教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我和崔浩輾轉抵達戶縣祖庵鎮。
鎮子不大,就一條主街道。
街道兩側也沒什么商業,只有兩家商店一家飯館,看著就是個大號村莊。
那時經濟不發達,鄉鎮基本沒什么商業。
鄉村消費的主要市場是“集”“會”。
每周或每月固定的日子有大集,或者廟會,河灘會之類的活動。
周圍商販云集而來,賣吃的喝的用的穿的各種東西,十里八村的鄉民會在那天去趕集逛會。
“先走走。”
我帶著崔浩沿街道向西走去。
來之前查了資料,說重陽宮在祖庵鎮街道。
所以想先去查看一下找找位置。
沒走出幾步遠,我們就在一片農田中看到了重陽宮。
重陽宮大門緊閉,四周磚墻殘破。
透過殘破磚墻向內看去。
幾座大殿都有人為損毀痕跡,甚至一座大殿的墻磚被拆了干凈,只剩下木質框架結構。
“哥,這是重陽宮吧?”
我點頭道:“是這里,史料記載王重陽羽化后,弟子護送遺骨葬于舊居。”
“其弟子王處一奏請朝廷,在王重陽舊居建靈虛觀,后邱處機又上奏改名為重陽宮。”
“所以王重陽墓應該就在重陽宮內。”
崔浩眨了眨眼,低聲道:“這是朝廷下令建的,那會不會和咱之前挖的地宮一樣,有好多寶貝?”
“難說。”
我搖了搖頭。
重陽宮雖然也是朝廷下令修建的,但和慶山寺地宮有很大區別。
慶山寺早就被毀,地宮深埋地下數千年鮮有人知。
而重陽宮經歷數次朝代更替,宮觀規模一再縮小,就算有好東西也難保得住。
再加上現在殘破的樣子……
我懷疑王重陽墓在前幾年的瘋狂中,可能都已經被周圍村民挖過了。
正琢磨時候,身后突然傳來腳步聲。
我警惕的回頭看去,卻見四名胳膊套著紅箍的漢子向我們圍了過來。
要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