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四周看了看。
成道宮面積并不大。
能容下活死人墓入口的地方,也就是后院這片地了。
等等,這個墳包沒在成道宮的中軸線上!
皇宮,官衙,寺廟,宮觀這類地方修建時,都非常看重中軸線。
必然以中軸線為基準左右對稱。
按史料記載,成道宮是為保護活死人墓修建的。
那必然會以活死人墓為中軸。
我思路大開。
根據成道宮左右寬度距離,估算中軸位置后下扎桿。
哐哐幾下。
扎桿上傳來不同手感。
扎死土時,扎桿戳進泥土傳來的反震力度比較松弛,因為死土層相對松軟。
但扎到活土的時候,常常會有較為緊密或過于松弛的感覺。
有較為緊密感覺,通常是碰到了夯土,因人為夯過導致土層密度加大。
不管用扎桿還是洛陽鏟,碰到夯土都必須更用力才能打下去。
桿上反饋的震動觸感也會更有力道。
有過于松弛的感覺時,基本是碰到了回填土。
因為回填的都是被挖過的土,回填后只要不進行夯打,那密度必然比死土松弛。
這招許多普通盜墓賊都不知道。
“看來墓道在下面。”
“耗子,順這這條線再扎幾個洞。”
我倆繼續忙活。
沿著中軸線打了三十多個探洞,基本摸清了下面的情況。
“最深處地下六米,最淺處地下兩米,其他部分在墻外沒法探。”
“估計咱們探到的,是進活死人墓的通道,最淺處是被掩埋的入口。”
“只要從最淺處打個洞,然后順原有通道下去就行。”
我定好打盜洞的位置。
和崔浩用短柄鋤,短柄锨打洞。
普通的鋤和锨在洞里施展不開,短柄鋤和短柄锨的柄短,在洞內使用更加方便。
算是為盜墓而特地改良的工具。
我倆輪流挖洞。
由于土質較為松軟,打洞倒是沒太費力氣。
咚!
崔浩一鋤頭下去打到了磚頭。
“哥,看到磚咧。”
“聽聲音像是單磚墻,我試試能不能砸開。”
崔浩掄圓了鋤頭砸下去。
咚的聲響中,磚頂被砸開一個口子。
“咋樣?”我在洞口問道。
“開咧個口子,能看到下面是個通道,把口子擴大點咱就能下去咧。”
崔浩繼續砸磚。
很快砸出個能容一人進出的洞來。
“哥,放繩子,我先下去看看。”
“別急,你先上來。”
我把崔浩叫了上來,他有些不解道:“上來弄撒?咱一鼓作氣么。”
“先放放氣,明晚再來干活。”
我是擔心下面空氣不好。
很多墓因為長期封閉,導致缺乏氧氣,甚至生出有毒氣體。
有些盜墓賊,就是因為吸入墓里的有毒氣體而死的。
按駝爺家傳的筆記記載,碰到年代久遠的古墓,通常會先做兩件事。
一是放油燈下去,看油燈會不會熄滅。
二是放只活物下去,看會不會中毒。
“明晚再來?不怕夜長夢多么……”
“咦?哥,你有沒有聞到一股啥氣味?”
“好像是洞里冒出來的氣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