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打探洞找墓的功效來說,鐵釬和洛陽鏟差不多。
為什么洛陽鏟能大行其道成神器呢?
因為洛陽鏟不僅能探墓,更能用來打洞!
而且打洞效率非常高。
尤其是發展出旋風鏟后,用洛陽鏟打洞就不叫個事了。
我用洛陽鏟挖盜洞的最快速度,是用半晚上功夫,挖出接近二十米深的盜洞。
這挖洞速度,在盜墓圈里算得上屈指可數。
“洛陽鏟用法和鐵釬做嘞扎桿差不多。”
“區別是鐵釬自重小,越往深處越難用,洛陽鏟自重大,越往深處越好用。”
“我帶你出去實踐一下,你把那捆木桿背上。”
“好。”
那捆木桿有二十來根。
每根都有大拇指粗細,一米半長的樣子,背起來倒是挺沉的。
老李拎著洛陽鏟走在前面:“洛陽鏟有大有小,一般用小鏟探洞,大鏟挖洞。”
“這玩意打洞好使嘞很,你用過就知道了。”
“我是真心實意教你,等會別忘了咱嘞約定。”
我笑道:“放心,絕對一字不差的告訴你。”
“中!我信你。”
我倆出了村子,找了個僻靜的地頭停下。
老李拿起木桿接上洛陽鏟,隨后遞給我道:“來吧,就跟用扎桿一樣往下打。”
我接過來,打開雙腳與肩同寬微微屈膝。
雙手于胸前握桿開始往下舂。
兩下洛陽鏟就打進土里,提起來把里面的土倒在地上。
相比于鐵釬,洛陽鏟需要不斷往出倒土。
老李用腳踢了下倒出來的土。
“打出土來需要仔細看,分辨死土活土。”
“要是能帶出碳土,青膏泥白膏泥,那就發財了。”
碳土和青膏泥白膏泥一樣,都是起到防潮作用的。
通常貴族式一層木炭一層膏泥,王侯級之上有用多層木炭和膏泥的。
不管有幾層,但凡帶出碳層和膏泥,就意味著大墓在腳下對你招手。
“還有夯土,五花土怎么看,你應該都知道吧?”老李隨口道。
我點頭:“知道。”
駝爺家傳筆記寫的有口訣:花土上來要細看,撲騰土見不會錯。
花土是指五花土,三花土等,各種不同土層的土,混雜在一起形成的顏色不一的土。
就算沒盜過墓的人,基本也聽說過五花土。
但撲騰土就少有人知了。
撲騰土是修造陵墓時,沒能完全回填的土。
通常會散落在墓道附近,與花土一樣由多種土層混雜,形成顏色不一的泥土。
因為是散落的土原因,密度低較松散,厚度不大而且不均勻。
看起來像是泥土被撲騰過一樣,所以被稱為撲騰土。
只要挖出撲騰土,墓道九成九就在附近。
所以撲騰土是更加明確的信號土。
不過這套口訣只適用于北派。
南派那邊因為地理環境不同,則有另外的口訣。
例如長沙派的口訣:老土填土色不同,紅土壤里找蠕蟲,土層中間有乾坤,夯土下面墓不空。
老土填土對應的是北派的死土活土。
紅土壤里找蠕蟲則是重點。
長沙附近的土層結構基本為,上層是黃土層,中層是蠕蟲狀紅土層,底層則有高嶺土,黃沙泥,紅砂巖等多種結構。
而長沙周邊的大墓,九成九都埋在蠕蟲狀紅土層中。
所以口訣中有紅土壤里找蠕蟲。
這里的蠕蟲并不是蟲子,而是夾雜在紅土中的高嶺土是白色的,看著就像土里有蠕蟲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