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仔,自求多福吧。”
“威哥最不喜歡跟他唱反調的人。”
“你要順著他來。”
“只能幫你到這里啦,趕緊下船吧!”
雞仔說完鉆進貨倉,裝出正在忙的樣子。
我深吸口氣,下船走向林威。
五米,四米,三米……
走到林威面前一米時,他身側小弟邁步上前攔住我。
那名小弟沖我伸出雙手。
隨后兩根食指內彎,兩個食指尖緊貼在一起,大拇指和另外三根手指相互交疊。
擺出了個我從沒見過的手勢。
在我好奇看手勢時,他大聲喊道:“請教!”
那時我懵了。
請教啥?
這該怎么回答?
其實這位小弟擺出的手勢,是洪門中人聯絡時行的禮,名為三把半香。
小拇指代表第一把香,紀念羊角哀和左伯桃,叫做仁義香。
食指代表第二把香,紀念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叫做忠義香。
中指代表第三把香,紀念梁山泊一百單八將,叫做俠義香。
食指代表半把香,紀念秦瓊和單雄信,叫做仁無義香。
最后這半把香為什么叫仁無義香?
因為有句話叫: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
在秦瓊落魄時,單雄信數次仗義相助。
后來他們兩人與程咬金,徐懋功等人在瓦崗聚義成了結拜兄弟。
瓦崗寨垮了之后,秦瓊等人投了李世民。
單雄信因與李世民有仇,于是轉投他人麾下,算是各為其主。
后來單雄信兵敗被俘,李世民下令將其斬首。
秦瓊無力救單雄信,只能為他收尸厚葬,下葬當日以淚洗面。
因秦瓊不能像羊角哀那樣舍命全了這份交情。
所以洪門中人說:“秦瓊哭回半把香。”
洪門設三把半香手勢,是為了提醒幫眾,不能干對不起同門兄弟的事。
而那位小弟說的請教,則是洪門中的三請教。
洪門中互不相識的弟子碰到一處,為了弄清是否一家人,通常手做三把半香手勢,口問三請教。
一人先問“請教”,另一人回“轉請教”,先問的再回“再請教”。
三請教對上就能確定是洪門兄弟。
然后再用切口盤道報姓名,山頭,堂口等等。
七八十年代的堂口,還有濃厚的洪門遺風,相互間比較在乎洪門禮節。
九十年代往后這套逐漸不吃香了。
只有一些重要儀式場合還在用。
比如后來天道盟第三任盟主的葬禮上,世界洪門總會的陳會長去送行。
陳會長單肩挎包代表有禮。
單手持仗代表有節。
打出鳳凰三點頭手勢代表有情。
以兩肋插刀手勢收尾代表有義。
陳會長整套行禮過程,算是洪門禮節的教科書級展示。
再說回眼前。
我當時不懂這些洪門禮節,根本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于是就冷了場。
死寂了十多秒后。
林威把擋在我倆中間的小弟推開:“搞什么?”
“不知道石仔是大陸來的?”
“請教個雞毛啦!”
訓完小弟,林威臉上立馬浮現笑容。
拉起我的手道:“石仔別見怪,手下小弟不知道你情況啦。”
“阿輝都跟我說啦,你很勇耶!”
“孤身一人拿槍追殺大圈仔!”
“還要殺光大圈仔給阿山報仇。”
“這義氣,這膽魄,絕了!”
“你們說是不是?!”林威扭頭看向小弟們。
小弟們瞬間像打了雞血似的,狂熱的振臂呼喊起來。
“石仔勇猛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