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藤章浩怒吼著要撕碎相片。
我卻從他手里搶下相片。
他紅著眼珠子,惡狠狠的瞪著我。
那兇惡模樣像極了從地獄爬出來的惡鬼。
我拿著相片后退兩步。
“你先冷靜冷靜。”
“這并不是原來的相片,就算撕了也沒用。”
齋藤章浩的兇惡表情凝固在臉上。
片刻后。
他表情松動,人也逐漸冷靜下來。
“不是原來的相片,是什么意思?”
“剛才有人偷偷進了辦公室,董哥拉著我躲在了桌子底下,然后看到他換走了相框里的相片……”
齋藤章浩跌坐在椅子上。
臉色變的比紙還白。
“來了。”
“終于來了。”
“就知道躲不過去……”
“躲不過去,該怎么辦!”
他又發神經般的念叨起來。
雙手叉進頭發里,用力抓住頭發向上拉起。
把頭皮都拽了起來。
“章浩,你到底在怕什么?”我皺眉問道。
齋藤章浩緩緩彎下腰。
身體一點點蜷曲。
雙手抱著腦袋把臉埋進腿間。
悶聲說道:“你永遠想不到,我的經歷到底有多恐怖。”
“我甚至不敢回憶……”
“我燒掉所有承載記憶的相片,就是為了不再回憶。”
“唯獨那張全家福我沒舍得燒掉。”
“因為它不僅是全家福,背面還畫著地圖!”
“關于大墓的地圖!”
大墓,地圖?
我和董老板眼睛同時一亮。
都豎起耳朵聽齋藤章浩接下來的話。
“六十年代初期,我父親跟隨課題組參加田野調查。”
“課題組到寶雞附近的縣里,調查了將近一個月。”
“期間我父親曾獨自外出。”
“外出時他在農田里發現了一處荒地。”
“當地農民說那塊地怎么伺候都不太長莊稼,久而久之就荒著了。”
聽到這我眉頭挑了起來。
不長莊稼的荒地,放到別的地方可能沒什么特殊意義。
但在寶雞那地方就不一樣了。
寶雞古稱陳倉,雍城,西虢,西岐。
西岐這個古稱,看過封神榜的朋友應該都知道。
西岐是周國都城之一。
埋葬在周邊的西周高等級墓葬很多。
銘文中有“宅茲中國”的國寶級重器何尊,就出土于寶雞。
被稱為“晚清四大國寶”的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白盤,散氏盤,都出土于寶雞。
文博考古行業的專家,總結寶雞出土青銅器的五大特點:數量多,重器多,精品多,銘文多,標準器多。
由此可見,寶雞周邊的商周墓葬等級之高。
而周朝時期墓葬講究不封不樹。
地面上沒有封土堆,但因為墓葬的密封需求,下葬地的回填土都會經過夯打。
夯打后的泥土質地緊密。
不管野草還是莊家都難以向下生根。
所以出現表面植被不旺盛的特點。
這也是在北方地區,尤其是西岐周邊,尋找周代高等級墓葬的特點之一。
“我父親斷定,那是一座商晚到西周早期的高等級墓葬。”
“但他沒把墓葬位置向課題組匯報。”
“而是把墓的位置,畫在隨身帶著的全家福相片后面。”
齋藤章浩突然抬頭盯著我。
緩緩說道:“我媽帶我離開家的那天。”
“父親偷偷把這張相片塞進我懷里。”
“他叮囑我說,一定要藏好相片。”
“千萬不能讓媽媽看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