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鬼我倒是聽說過。
例如五鬼運財術。
要想施展出來陡然暴富,就得先養五只符合要求的小鬼。
梅山,陰山等派修煉的陰法,也有大量需要養小鬼的法門。
不過養鬼仙就極其少見了。
因為鬼仙實力太強,不是隨便就能控制駕馭的。
除非鬼仙和供養者之間有極深感情羈絆。
難道神像腦袋中的鬼仙……是秦老漢的先人?
我正琢磨時,卻聽廟外傳來急促腳步聲。
一個二十歲左右的白凈小伙,氣喘吁吁跑進廟里。
他進廟先左右環視一番。
看到我們仨的時候,目光微微停頓了下。
他趁環視的功夫喘勻了氣,撣去身上塵土,邁步走到秦老漢面前。
抱拳拱手道:“辛苦。”
“辛苦。”
秦老漢眼皮都沒抬。
隨意道:“歇著吧,天黑就出發。”
“欸!”
小伙脆生生答應下來。
拎著包袱向我們這邊走。
挑了我右邊的空地坐了下來。
我微微側臉,用余光觀察那小伙。
小伙穿的衣服雖然褪了色,但洗的很干凈。
沒有村里人的土氣。
倒像是讀過書的城里人。
只是他來的太巧。
而且一來就挑我們旁邊的空地落座。
怎么都有點窺探或監視的意思。
我甚至懷疑他是秦老漢暗中派來的人。
小伙把包袱隨手一丟,一屁股坐在了包袱上。
咧嘴笑著向我們仨拱了拱手。
用帶點口音的普通話道:“我叫韓斌,家是天津衛的。”
“打小跟鄰居大爺學過幾天相聲。”
“沒正式拜師過,厚著臉皮來跟大家伙出去混口飯吃……”
我擺手打斷他的話。
指著破廟左邊那幫人:“你坐錯地兒了。”
“團柴,團春和柳海轟兒都在那邊。”
韓斌臉皮繃了起來。
硬擠出尷尬笑容:“他們都欺生。”
一個“都”字飽含委屈。
看得出不僅評書,相聲,唱大鼓書的人欺生。
皮門,彩門,掛門的人應該也欺生。
所以韓斌才會跑來找我們三個。
韓斌哀聲道:“求你們別趕我走。”
“我可以幫你們拎東西,干雜活。”
“賺到錢糧分我兩成。”他可憐兮兮的豎起兩根手指,緊跟著收回一根手指道:“一,一成就行。”
那時藝人們私下表演分為兩種形式。
一種是走村,需要組織者提前跟村里話事人溝通好。
然后帶人去村里演出。
演出完后,藝人們挨家挨戶去要。
村民愿意給多給少或者不給,都隨意。
最后要的錢糧藝人內部再分配。
通常大軸的角兒拿的最多,其次是壓軸的。
嗯,現在人說起來都是壓軸戲,認為壓軸的才是角兒。
實際上大錯特錯。
大軸,壓軸這些詞兒都來源于京劇。
過去戲班子常把最有號召力的角兒,排在整場演出的最后,被稱為大軸。
名望或資歷略次于角兒的,被安排到倒數第二場登臺。
因為倒二的節目在節目單上緊壓著大軸戲,因此被稱為壓軸戲。
再往前倒數第三四場戲是中軸,倒數五六場戲是早軸。
最前面的第一場戲是開鑼戲。
過去那些捧角的富商巨賈,通常都不看前面的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