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太太年紀大了,一向是不大進宮的,可這一次她知道自己必須進宮去了。
吳炳成要辭官,是早就和老伴兒說過的——東南戰敗,吳炳成就很清楚,天子肯定會嚴厲懲罰有關官員,這可是太上皇去世后的第一戰,兵力又遠超對手,居然打輸了,于公,對不起陣亡將士和天下百姓,于私,天子臉上無光。
吳炳成看完戰報后,就已經生了辭官之意,等他看著南安王府和治國公府被抄家,整個想法越發堅定了:天子往日就很討厭這些世家大族,尤其是躺在功勞簿上,子孫沒有出息的這種人家。之前的甄家,理國公府齊國公府,就是例子。
現如今又戰敗,更是給了天子嚴懲的理由。
吳家雖然不比四王八公這樣的人家,但到底也經營多年,如今宮里有貴妃,又有瑞郡王,那就要謹慎些才是。
瑞郡王妃還是戶部尚書的孫女兒,兩家合在一起,實在太惹眼了。
于是吳炳成趕緊上了辭官的折子,雖然天子到目前還沒有答應,但自己只要堅持,大概天子會同意的。
吳貴妃卻沒想明白,她見了母親就很著急:“父親是怎么想的?竟然要辭官?這東南的事兒,跟吏部又沒有關系。”
兵部尚書被罷官,吳貴妃很清楚都是東南失敗的原因,可父親是吏部尚書,跟東南沒有直接關系,在吳貴妃看來,是不必辭官的。
“如今南安王府沒了,治國公府也沒了,加上京城好些有關官員,老二那邊一下子少了很多幫手。若是父親辭官被圣上允了,吏部就只怕更不聽老二的了。”吳貴妃很清楚,父親在朝多年,影響力是很大的。
吳老太太反倒是不緊不慢的開口:“娘娘這話,就不對了,吏部是陛下和朝廷的,怎么能說聽瑞郡王的呢?”
老太太一句話讓吳貴妃清醒了幾分,她揉了揉眉心:“母親,我這是太著急了,最近看著朝中一堆事兒,又幫不上忙。人走茶涼,父親要真是離開了這個位置......”
吳貴妃不敢想,失去這么大一個臂膀,老二接下來該怎么辦。
吳老太太嘆了口氣,語重心長起來:“娘娘,正是為了瑞郡王,你父親才必須辭官呀。娘娘想一想,當初瑞郡王極力推薦了南安王去做主帥,從頭到尾又一直在兵部,當初聽說因為作戰方案,還跟怡郡王吵了一架,如今戰事失利,瑞郡王卻并未受罰,難不成陛下是真的不會懲罰嗎?”
吳貴妃心底其實也是有擔憂的,尤其是當兵部尚書張子麟都被罷官后,她很害怕陛下哪天想起來就會算這筆賬。
“娘娘,你父親這一次也是沒法子,兩個人之中,只怕僅僅能保住一個。若陛下答應了你父親辭官,大約就不會再懲罰瑞郡王,若不然,只怕這個郡王的位置,都很可能保不住。”吳老太太將老伴兒的分析一一說給吳貴妃聽。
“娘娘想一想,曾經的廢太子事件,如今瑞郡王退一步,反而是好的。你父親若是不辭官,瑞郡王就有一個吏部尚書的外祖父和一個戶部尚書的岳祖父,陛下會放心嗎?”老太太說的更加直白。
“可老三,不也有兩個舅舅,現在他大舅舅都是兵部尚書了,二舅舅還在外領兵。”吳貴妃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