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霆鈞恍然大悟:玉兒這些日子讓人準備的東西,原來是為了做燈呀。
這時候聽見一個女子聲音:“做兔子燈,光有竹篾條和彩紙還不行,要有轱轆,我那時候去西北,那邊的孩子元宵時候拎的兔子燈,下面安四個轱轆,可以拉著走。”
既然說到西北,那應該是左江秋了。
蕭霆釗顯然也聽見了這話,他不由得停住了腳步,一下子不知道該進去呢還是該怎么樣。
看他呆呆的樣子,蕭霆鈞倒是有些感慨:自己這個弟弟,心思比二哥四弟都簡單不少呢。
“那我也要一個有轱轆的兔子燈。”蕭霆鈺立馬表示很感興趣。
身邊的李科打趣他:“你又不是小孩子了。”
“那有什么關系,我看你也想要。”蕭霆鈺才不在乎這些。
蕭霆鈞他們進去,他先就示意大家不必多禮:“我也好多年沒玩過花燈了,記得小時候,五弟和父皇還一起做了走馬燈呢。”
蕭霆鈺那時候還沒出生呢,當即好奇:“真的嗎?五哥今兒也能做一個走馬燈嗎?”
隨著蕭霆鈺這話,好像所有人都目光都聚集到了自己身上,蕭霆釗莫名有些緊張。
“太久不做了,但是可以試試。”蕭霆釗總不能掃大家的興。
雖然口內說著試試,但蕭霆釗很是費了一番功夫來做他的走馬燈,他在燈罩上畫上了桃園三結義的故事,選了一枝假花安置在燈罩的中央,點上蠟燭安好燈罩,那燈就悠悠轉動起來,假花在蠟燭映襯之下,外面的紙屏上就映出花影,仿佛劉關張真的就在桃園結義一般了。
引得蕭霆鈺和高馨都大呼有趣,就連方才取笑蕭霆鈺的李科也為之驚嘆:“我在元宵節看到過很多走馬燈,都不及這一盞有趣。”
蕭霆釗得意的一笑,卻看到了左江秋做的燈——一盞用綠色蟬翼箋做出來的絡緯燈,做的生動極了,讓蕭霆釗想到了夏末秋初的一個夜晚,紫宸苑內有絡緯秋啼,他曾秉燭去看,一只絡緯趴在朱漆欄桿上,紅與綠對比鮮明。
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
然后蕭霆釗就忍不住去看做了這燈的人。
這時候左江秋正教高馨做燈,二人一起將竹篾彎出來一個弧形,高馨在笑,左江秋也笑。笑語盈盈。
蕭霆鈞和黛玉看到了這一幕,夫妻交流了個眼神,都微微一笑。
天色漸暗,紫鵑來請示擺飯,黛玉招呼大家移步得月樓。得月樓西臨荷花池,天冷,池子上,落了一層薄雪,燭光里別有一番滋味。
左江秋笑道:“等會兒該把燈都點到這兒來,都說,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雪湖,加上那些燈,也就是良宵美景了。”
“此言甚合我意。”喬蘭若覺得左江秋的提議好極了。
怡郡王府單獨請了老五和左家姑娘的消息,后宮嬪妃們都知道了。徐淑妃還在琢磨,而吳貴妃就出了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