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丁家一共十畝地,總共也就五十兩銀子,拿著這五十兩能干什么?日后可怎么過活?
丁正沒多想直接拒絕了張家。
一開始丁正還有些擔心,為此是不是就得罪了張家,可接下來的三個月,張家沒有任何動作,丁正還以為是自己想多了,事情就這么完結了。
卻沒想到,八月的一天,縣衙的差役居然找上門來了,說丁正詆毀朝廷犯了大不敬之罪。
這分明就是莫須有罪名,丁家平民百姓哪有什么法子,丁正就此鋃鐺入獄。女婿積極奔走,卻也毫無用處。
“一年后,丁正就被治罪問斬。”紫鵑將哥哥查探得來的消息,悉數告知黛玉,“而丁家田地,被張家給吞了。”
“宮里的充儀娘娘,和丁家有關系?”黛玉知道,歷朝歷代,總有侵占民田這種事情,且每朝每代也都頒布律法,比如本朝開國不久后就頒布律法,禁止盜種、強種土地。
律法規定:“凡盜種他人田者,一畝以下笞三十,每五畝加一等,罪止杖八十。荒田,減等。強者,各加一等。系官者,又各加二等。花利歸官、主。”
可依舊無法徹底禁止這類事情的發生。歸根結底,在人。有些人,貪心不足。
“是的,那時候丁家幼女,也就是如今的充儀娘娘,只有七歲。而她的哥哥,當年替父親鳴不平,同樣被捕入獄,入獄兩月后,所謂畏罪自盡了。
“咦?那太仆寺典廄署的署丞郭大人,不是郭充儀的兄長?”黛玉記得寶琴說,夏家就是通過這位郭大人跟充儀娘娘搭上線的呢。
“是,但不是親的,是隔了一房的表兄。當初充儀娘娘的母親在丈夫兒子相繼不在了后一年也就病逝了,將女兒送到了自己娘家一個堂兄家里。”紫鵑告訴黛玉,“為了不讓人矚目,小女兒就改了姓,而那位地主張有糧,是瑞郡王妃娘家的親戚。”
“姓張,我記得瑞郡王妃的母親就是張家的。”黛玉替丁家難過,但拿不準郭充儀的目的。
“是的,那張有糧,是瑞郡王妃外公的親弟弟。”紫鵑心中很是不忿,這種仗勢欺人的人家,最是可恨了。
十二年前,當今天子還沒有繼位,只是個親王。
郭充儀想要報仇嗎?黛玉思索了一陣,吩咐紫鵑這事兒別聲張,自己則在蕭霆鈞回家后,將整件事事無巨細的告知了他。
“十二年前,我回頭查一查,十二年前官員變動記錄,都是登記在冊的。”蕭霆鈞也上了心,郭充儀的婢女主動對雪雁說那樣一句話,目的一定不簡單。
他們夫妻不主動害人,但防人之心不可無。
“這事兒,自然也得跟母后說一聲。”黛玉點頭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