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氏一聽,自然是滿口答應:“她的確是個命苦的孩子,我倒是欠缺考慮了,原不該你來說,我就該想到的。”
不過姜氏也看出來了,這個皇子外甥,對妻子真是十分心疼,這很不錯,姜氏很滿意。
“你只管放心,我回頭就和你表嫂說一聲,到時候我們見錯開的去陪陪她,也叫你表妹多去去,她們年輕人,有話說。”姜氏當日送走了蕭霆鈞后,就叫來兩個兒媳婦和女兒,將這事兒吩咐了下去。
大兒媳莊氏和二兒媳劉氏以及女兒喬蘭若,都一口答應了。
“昨兒我還和弟妹商量,給王妃的孩子做些衣服鞋襪的,正好,還能帶著花樣子上門去,王妃那丫頭,叫雪雁的,繡工巧的很吶。”莊氏先就說起來。
不過最先去怡郡王府的,是姜氏和喬蘭若,姜氏帶上了找來的醫女孟氏。孟氏的醫術和家世,蕭霆鈞的大舅舅,兵部尚書喬大人,那可是讓人查了個底朝天的,絕對放心后,才敢讓姜氏帶著去王府。
黛玉見姜氏送來一個醫女,頓時感激不盡:雖然喬家是蕭霆鈞舅舅家,但送醫女這種事兒,往往也只有女子的親生父母才會做,畢竟萬一后面出了任何差錯,實在是有理都說不清的。
由此可見,喬家不僅僅對蕭霆鈞很好,對自己也是真的很用心的。
“快別謝了,要謝呀,你就謝王爺。他前幾日跑到府上,求爹爹告奶奶的說了一大堆呢。”姜氏見外甥心疼媳婦,自然要在黛玉面前替蕭霆鈞美言幾句了。
“舅母您還不知道他,芝麻大的事兒也都鬧得人盡皆知的。”黛玉紅著臉替蕭霆鈞解釋了一句,心底卻是很甜蜜的。
姜氏問了黛玉近日感覺如何,又向紫鵑雪雁等打聽了黛玉飲食睡覺等情況,之后都忍不住道:“可見王妃肚子里的,是個乖覺的,知道心疼娘親。我那時候懷著蘭若,明明是個小姑娘的,卻可勁兒折騰人,吐得昏天黑地的。那時候你舅舅都說,只怕又要生一個小子了。”
因為已經生了兩個兒子,當時夫妻倆都想要個女兒的。
喬蘭若在一旁聽見母親這么說自己,忙湊趣道:“什么嘛,娘就是嫌我不夠嫻靜,我想好了,這次好好跟著雪雁姑娘學繡花,養一養我的嫻靜。”
第二日莊氏劉氏妯娌過來,緊接著連長公主都親自來了一趟,更不用說長公主的兒媳婦許氏,一向和黛玉合得來,也隔三岔五的過來。
就連在家待嫁的左江秋,也上門來陪黛玉解悶幾次,怡郡王府還真是幾乎天天都有人來。
迎春守寡,身份不吉利就不好上門,但還是做了幾件孩子的小衣服送來。
怡郡王府的熱鬧引得宮里有人在天子跟前說閑話,被一句往來都是親戚給打發了,一時間就是有人眼熱,也不敢再說什么了。
就在黛玉安心養胎的時候,李紈那里倒是給黛玉遞來一個很有用的消息:當初黛玉她們馬場受驚的事兒,有寶釵的份。
說起馬場的事兒,長公主那邊去查,但查來查去反倒是真的像是一場意外。
黛玉看著李紈的信,思考了起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