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聽見春梅的消息,呆了呆:當初進宮,也曾見過幾次這位徐淑妃身邊的得用宮女,后來被賜去了理郡王府,再到她懷孕,后來孩子沒保住。
再到現在,竟然連她都去世了。
雖說黛玉很不贊同徐淑妃的做法,但春梅到底也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所以這會兒聽見這消息,還是十分唏噓的。
“所以呀,再怎么樣也不能去給額人家做小。”雪雁在一旁也是很有感觸,“不然只怕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行啦,死呀活的沒個忌諱,再說了,就你這么伶牙俐齒的,也沒人敢要你做小。”黛玉搖了搖頭,反倒是看了看紫鵑,這丫頭已經二十二了,在黛玉要被冊封太子妃前,黛玉還問過幾個丫頭,要不要跟著進宮,一旦進了宮,一切就都不一樣了。
比如紫鵑,如今已經是做了正七品的校書女官,宮中都稱呼她本姓,也就黛玉雪雁等才稱呼她紫鵑了。
而一旦如此,那就要等到年滿二十五歲才能放出宮去了。
然而幾個丫頭卻都很忠心,全都要跟著黛玉進宮來。
黛玉正胡思亂想呢,春雨進來說茶膳房的管事到了,黛玉便命請進來。
進來了兩位內監,一位是膳房總管,姓朱,一位是茶房總管,姓黃。二位進來后先向黛玉行禮。
“今兒請二位來,是為著年前陛下在瀛洲臺設宴的事兒。”黛玉口中的瀛洲臺設宴,也被稱為茶宴,是先帝開啟的傳統,在小年這一日,天子邀請肱骨重臣共同品茶一日。
因朝中文臣武將如過江之鯽,所以能被天子邀請到瀛洲臺品茶的,自然是天子心腹,朝廷棟梁了。
因這一次茶宴,名額僅有十八個,故而對于滿朝文武而言,那一日能不能被邀請,邀請后座次的安排,可都是相當重要的。簡直預示著來年自己在朝廷的位置嘛。
天子將昂如此重要的茶宴交給皇后辦,自然是對皇后的信任。而皇后現如今將此交給黛玉,更是對太子妃的培養。
黛玉雖然聽過這個相當重要的茶宴,但并知道往年規矩——品茶,肯定不能一日都在那里品茶嘛。
于是黛玉自然要叫了茶膳房的人來,問歷年規矩,這二位也是有備而來的,忙將去年的流程和送去的點心、茶具茶葉、午膳的菜肴等一并都報了一遍,又將往年的冊子一并呈上。
雪雁接了過來,黛玉又問了幾個問題后,就道:“冊子先留下,本宮再琢磨一下,回頭有了章程,再請二位過來。”
朱黃二人都是老資歷,如今見皇后抬著太子妃,自然也不會去觸霉頭,忙笑道:“奴才們辦差是分內事兒,當不起太子妃一個請字。”
說著告退了出去。
他們不會觸霉頭,但有人倒是會。
隔日黛玉就收到了元春的邀約,請她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