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看著這一沓信件,發了好一會兒的呆,然后終于一聲長嘆。
這些信,是太子妃明確的拒絕啊。
這是當初,賈母寫給林如海的信。
當初賈敏去世,賈母擔心林如海會和榮國府生分了,畢竟女兒不在了,依著林如海的官位人品,要續娶,只怕不少官戶之家都愿意將姑娘嫁過去。
那時候外孫女兒還小,賈母便想出來要將外孫女兒接到身邊教養的法子。一來能借由外孫女兒,保持著和林如海的往來,二來,若是外孫女兒那么小,有了后娘,萬一后娘待她很好,只怕連外孫女兒都不會記得她們榮國府。
但去了信,很快就收到了林如海的回信,林如海自然是不舍得女兒,不愿意答應。
于是賈母緊接著又去了第二封、第三封、第四封信,心中諸多承諾,一定好好教導,又有表姐妹作伴,最終才使得林如海同意。
后來,林如海重病,接了黛玉回家的時候,賈母更是讓賈璉直接陪著黛玉回去,同時賈母還讓賈璉帶去了兩封信。
一封是賈母的口吻,隱晦提出她想要湊成雙玉姻緣,只是如今孩子們還小,等著大了就直接訂親。
另一封則是賈母吩咐賈政寫的,賈政是寶玉父親,有了賈政的同意,這門親事才會讓林如海覺得更為靠譜。
其實那時候,對林如海的病情,賈母還拿不準。派賈璉去,就是為了見機行事。
沒想到最終很是順利,林家的族人雖然不是同一支,但也不是真沒有族人了。可礙于榮國府的威勢,最終,賈璉順利拿到林家家產。
賈母原本以為,就算黛玉知道一些,但并不會什么都知道。
可現在看著這些信,賈母就徹底明白了:這么多年,黛玉什么都知道。她一開始只是選擇相信她的外祖母,僅此而已。
賈母也終于明白,在黛玉被指婚給三皇子,不,在長公主來榮國府看黛玉開始,她展現出來的謀略,就已經不把賈府當作她的家了。
所以,此番她送去的兩樣東西,原本是想利用自己撫養了黛玉一場的恩情,希望她日后照拂賈家眾人。但在黛玉眼底,實在荒唐可笑之極。黛玉讓紫鵑送來這些信件,不僅僅是拒絕了賈母,也是在告訴賈母,若是賈府眾人不安分,她一定會毫不留情。
是呀,如今林如海已經被天子追封為焯勤侯,那么,太子妃就與賈府可以說沒有一絲一毫的關系了。
賈母正犯愁,外頭卻通傳說,寶二爺和二奶奶來了。
賈母好奇,這對夫婦一向不和,尤其是寶玉,連面子情也不愿意偽裝的,這會兒一起來,只怕不會是什么好事兒。
不曾想,不只是他們夫婦,寶玉還抱著芷哥兒一起進來的。
這又是唱的哪一出?賈母心很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