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鵑其實是經過很長時間的考慮的。
當黛玉得到要被冊封為太子妃的消息后,就找了紫鵑、雪雁、春雨和春纖過來談話。
在王府做丫頭,和進宮,那就是兩回事了。
王府的丫頭,又是跟著黛玉陪嫁過來的,若是相看了人家或者想要出去了,只要黛玉點頭,那就可以離開。
可是一旦進了宮,那就是統一屬于內務府。本朝規矩,宮女到了二十五歲,才能被放出宮去。
紫鵑的情況又有些不同,她比雪雁都要年長四歲,黛玉成為太子妃那一年,紫鵑已經二十二歲了。就算是進宮,她也只能伺候黛玉三年,除非她愿意不出宮,不嫁人,像楊嬤嬤那樣,一直在宮里伺候。
紫鵑回家看望父母,她娘閔氏就拉著她語重心長:“你怎么打算呢?怡郡王妃就要當太子妃了,這是喜事兒,可你也要進宮去嗎?你年紀也不小了,再耽擱兩三年......”
閔氏還是疼女兒的,之前還托人給女兒說媒,可好幾戶人家女兒都瞧不上。
這也不怪女兒,想一想,自打女兒被賈母派去跟了林姑娘,早年回家,也能說上幾句詩啊什么的,如今更跟著黛玉身邊,見了宮里等一干貴人,見識、眼界高一些也很正常。
紫鵑自己也有幾分為難:王妃說了,自己要是不愿意跟著進宮,開個口便是。若是挑中了哪家兒郎,不好開口的,王妃也能去開個口。
但緣分這種事情,誰也沒法子說清楚,紫鵑不知道自己的緣分什么時候才會來。
不跟著進宮,她放心不下。
一番考慮后,紫鵑決定,跟著進宮。
進宮之后,紫鵑的想法就又變了:她看到了像楊嬤嬤一樣的其他幾個嬤嬤,她們沒有嫁人,卻不一定比嫁了人的差。
尤其是在聽見昔日榮國府一些丫頭嫁人之后的遭遇,更覺得心冷:襲人就不說了,她被攆出去后,聽說嫁了個戲子。另外茜雪嫁了人,過的也不如意。
這年頭,像她們這種大丫頭,大戶人家許多都是給主子做通房丫頭,日后也不過做個姨娘。比如平兒,比如趙姨娘。
可細細想一想,平兒當年在璉二奶奶手底下討生活,過的多不容易,他們兩口子吵架,打的還不是平兒。
趙姨娘就更不說了,生了兒子女兒,卻還不如普通丫頭。那時候在府里,就連芳官這種,都敢和她吵架。
所以,做人姨娘,是最次的選擇了。
最好的,當然就像繡橘那樣,找個為人誠實可靠的,大家一起努力過日子。
但人的一生,遇到什么人,還真是說不清楚的。
家里給自己挑的幾戶人家,一個家境不錯但本人毫無主見,全都聽他娘的,這種人,紫鵑看不上。另一個倒是有些本事,但模樣實在是有些看不過去。
還有一個呢,還是個小官呢,聽說是個什么戶部廣盈庫的大史,九品官呢。但是那人,跟紫鵑哥哥談話,幾句話后,就連紫鵑哥哥都聽出來了,他是看上了紫鵑的身份——太子妃重用的女官,日后他要跟太子攀上交情,簡直不要太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