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黛玉提起要交還宮務的事兒,皇后內心更為滿意:自打這次病重,老三夫婦對她的孝心,她是深有體會的。
孝順與否,原本就不在言辭中,而是在行動里。自己這一病,老三每日去上朝前必來鳳儀宮一趟,也不進來打擾,而是叫胡嬤嬤去問情況,每日忙完了事情之后,也是要來一趟。
更別說太子妃了,這姑娘更是妥帖周到,時常就自己的情況與太醫商討,從太醫處得知自己是心病,太子妃更是將悅悅和琮兒帶來給自己解悶,逗自己開心。
太子妃打理宮務之余,也是幾乎天天都要在鳳儀宮待上小半天,只要來了,親自侍奉湯藥也好,或者吩咐宮女們給自己熬煮各種粥,還讓德麟宮那邊小廚房變著花樣做些點心蜜餞的,給自己開胃。
皇后當初挑中了黛玉做老三媳婦,自然有自己的私心——黛玉娘家沒人,榮國府又是那個德行,到時候自然要多多倚重自己這個皇后。
現如今看著黛玉的行動,皇后很是慶幸:太子妃這人,別看看著冷冷的不好接近,其實是個心地柔軟的,你若要是對她好,她就加倍對你好。但你若要將她的善意當作可欺,那她也會記得你的惡。
太子妃很聰明,如今在宮內已經有了威信,就連胡嬤嬤也曾夸道:“別看太子妃柔柔弱弱的,但做起事兒來,絕不含糊。如今就算是宮內最有資歷的嬤嬤和總管們,對著太子妃也是心服口服的。”
于是當黛玉來向皇后提出交還宮務的時候,皇后當即就搖了搖頭:“玉兒,我瞧著,你這些日子,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管理的妥妥貼貼,那本宮這兩年索性就偷偷懶。這事兒呀,我都和你父皇說過了。”
黛玉不禁有些愣了,她細細打量皇后神色,怕皇后還是有些想不開,但見著皇后并無半分不開心,這才放下心。
“你且放心,我一早就跟徐淑妃和周宸妃打過招呼了,不管哪的人家,兒媳婦也沒有管到公公妾室身上的道理。所以太子妃掌管宮務,她們兩個也不能躲懶清閑。”
“所以我已經把敬事房的記檔,還有彤史的查閱等,交給了周宸妃,而徐淑妃資歷更久,以后凡妃嬪間事,小到爭風吃醋打架拌嘴,大到謀害妃嬪皇子,都在她身上呢。”
黛玉一聽,頓時佩服起皇后娘娘:娘娘如此放權,反倒是讓徐淑妃她們都擔起責任來,天子后宮人不多,但事情也不見得會少。
“我瞧著玉兒你做事,就很妥貼,很懂御人之術,恩威并施之外,要明人善任,使其各司其職。”皇后拉著黛玉,認真告訴她,“只是小心使得萬年船,你慢慢來,我把事兒交給你,但不是說就徹底撒手,外頭幾個郡王妃,甚至那些皇親貴戚們,對著我這個皇后,還是有幾分忌憚的,玉兒你要做什么,就只管去做。”
這意思就很清楚了:太子妃想做什么,只管放手去做,有皇后擔著呢。
由此黛玉這算是徹底接過了宮務,因而瑞郡王府側妃懷孕的事兒,黛玉得到報告后,當即叫來太醫吩咐一番,又從內務府按著舊例,送了東西到瑞郡王府去。
宋慧蘭看著送來的東西,順嘴就問:“這是皇后娘娘讓送來的?”
來的太監如實回答:“如今是太子妃娘娘打理宮務,這些都是太子妃吩咐送來的。”
宋慧蘭如今可謂是十分不爽:王熙蕓懷孕,對瑞郡王府來說是好事兒,但對自己這個王妃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兒。她本就得寵,將來,說不得都要騎到自己頭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