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呀,您也說了,是私底下見面,咱們不論君臣,就論親戚。”黛玉親自扶著老太太入座,“我也想聽聽,我祖母的事兒呢。”
聽太子妃這么說,老太太這才開始慢慢講起來。
“老身比太子妃祖母,可要年長六歲多呢。老身兩歲多的時候,生母因病去世,父親兩年后娶了新的妻子,就是太子妃的曾祖母。”
“那時候,老身總覺得,后娘不親,所以一開始,有了個妹妹,心底是極為不舒服的。總是借機要欺負欺負小妹妹。”
“太子妃的祖母,雖然是家中幼女,卻最是溫柔善解人意的一個人了。老身反倒是年輕時候,脾氣急躁,多數時候,都是妹妹忍著讓著的。至今想起來,還覺得自己這個做姐姐的,很是不稱職呢。”
“后來,老身長到了十二歲,才終于懂事起來。其實母親待我和妹妹,是一樣好的。于是老身這才學著跟妹妹和睦相處。”
“老身和太子妃的祖母,后來就姐妹感情是極好的。那時候父親在鎮江府做知府,時常帶了我們姐妹出門。”
“鎮江城依山傍水,城墻高聳,城內街道縱橫交錯,商鋪林立。城外的碼頭繁忙,船只往來如織。一家子一旦得閑,清晨就去看江面上漁船穿梭,時常就在江邊買了鰣魚、刀魚等,送到臨近酒樓做了,一起享用。”
“這樣悠閑愜意的日子,一直到老身出嫁,來了泰安。后來,妹妹嫁到了姑蘇,跟著他丈夫一直住在姑蘇。兩家距離實在是隔得太遠,平日里只有書信往來,年節下互相送些土特產也就罷了。”
“倒是有一年,太子妃的祖父祖母,竟然一起來了泰安。說是要一起去泰山拜一拜。”
“想來太子妃也才上了泰山,知道那西配殿的送子娘娘,掌管生子,他們夫妻來,正是來求求送子娘娘的。”
“他們結婚五年,卻一直沒有孩子,家里頭自然就著急了點。本來呢,您的曾祖母都想說,給您祖父收個房里人,哪知道您祖父堅決不答應。”
“您祖父祖母十分恩愛,所以您的祖父極力說服了您曾祖父和曾祖母,堅決不納妾。”
“他們夫妻來泰山拜送子娘娘,還順道在山東游玩了整整一個月呢。在這兒,也住了十來天,就是住太子妃您住的這個小院子。”
黛玉一聽,就明白,是老太太特意安排自己住這兒的了。
“說來也巧,您祖父祖母來拜了送子娘娘,回去的年底,就懷上了您父親。”
老太太講起來,還覺得一切就在昨天一樣。
“只是你祖母去早早離去,再后來你祖父也思念妻子,幾年后也駕鶴仙去了。”
“之后,兩家雖有禮節往來,但山高路遠,到沒能上門拜訪。”
“老身家里兩個兒子,既沒有讀書天賦,也沒有做官本事,老身覺得,倒不如好生經營家業,以待后人。”
“后來,您父親去世,其實老身也曾想過,要不要去將您接過來。只是那時候的事兒,有些復雜。”
那時候的事兒,黛玉也知道很復雜,說到底,還是因為榮國府。
:<a>https://m.81efdc260.xyz</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