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南這一次是單獨來拜見黛玉的,行禮問安后,黛玉抬手示意她起身,目光溫和地落在瓊南身上。黛玉見她似乎有話要說,那雙清澈的眼眸中帶著一絲猶豫和忐忑,便心下了然,揮手示意紫鵑等貼身伺候的宮女都退了下去。
瓊南微微低著頭,纖細的手指不安地絞著衣角,似乎在斟酌著如何開口。過了好一會兒,她才抬起頭,鼓起勇氣,聲音帶著一絲輕顫,卻又帶著一股堅定的意味:“皇后娘娘,我不怕的。”
雖然皇后娘娘掌管后宮已經很好了,但吐蕃上書請求與中原王朝的事兒,皇祖母親自叫了自己去。
黛玉其實早已猜到了瓊南此來的目的,多半是與吐蕃和親之事有關。如今看著眼前這個溫婉沉靜的小姑娘,一雙翦水秋瞳靈動而聰慧,卻又在眼底深處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黛玉不禁想到了曾經的自己。初入賈府,寄人籬下,小心翼翼,那一段迷茫無助的時光,至今想來仍讓她心中微微一痛。
于是,黛玉緩緩伸出手,輕輕握住了瓊南有些冰涼的小手,用溫暖的手掌包裹住,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背,語氣柔和而帶著一絲憐惜:“傻孩子,別擔心,事情還沒定下來呢。你皇祖父和皇上一定會好好考慮的。”
瓊南卻搖了搖頭:“侄女兒知道,您和皇上都心疼我,不舍得讓我嫁到那邊去。但我自幼享受著如此金尊玉貴的生活,如今有個機會,能替朝廷、為百姓做點兒事,我很開心的。”
“雖然,雖然心里也有些害怕。畢竟吐蕃那么遙遠,聽說他們的生活習慣和飲食,都和我們中原有著很大的不同。而且,去了那里,只怕這輩子都很難再見到皇祖父皇祖母,也見不到您和叔叔,還有嘉悅妹妹他們了。”
她頓了頓,仿佛在給自己打氣一般,又抬起頭,目光中重新燃起一絲光亮:“可是,當年清嘉郡主為了朝廷的安穩,不也遠嫁到了東南的小島上去嗎?她一個弱女子都能為了國家大義犧牲自己的幸福,我更是應該堅強起來,不能讓疼愛我的長輩們失望。”
聽完瓊南的話,黛玉就更心疼了。
“我知道,咱們瓊南是個好孩子。”黛玉的聲音更加柔和,帶著一絲贊賞和疼惜,“只是這一次的事情,并不僅僅是因為皇上心疼你。朝廷有朝廷的考量,你皇叔和你父皇他們,要顧全的是整個國家的安穩和百姓的福祉。”
黛玉頓了頓,目光深邃了一些,繼續說道:“這些異邦,一向是畏威而不懷德的。他們兵強馬壯的時候,就如同豺狼虎豹一般,會來騷擾我們的邊境百姓,搶掠財物,讓我們邊境的百姓苦不堪言。等到他們自己衰弱下來,無力抵抗的時候,才會想起我們中原王朝的富庶,想要通過聯姻來尋求庇護,換取和平。”
她輕輕嘆了口氣,繼續道:“這樣一個反復無常的地方,若是能夠找到一個一勞永逸的法子,徹底解決邊境的隱患,才是對我們中原百姓最好的交代。”黛玉看著瓊南,語重心長地說道:“這些話,原本是前朝的一些舊事,不該告訴你這些。但既然你今天來了,而且如此懂事,那我就告訴你一些,你心里明白就好,不要因此而胡思亂想,給自己增加不必要的負擔。”
“但是瓊南的這番話,我會轉告給你叔叔。”黛玉告訴瓊南不要有心理包袱,“就算朝廷和吐蕃真的打起來,也并不是因為你,而是你叔叔和朝廷的大臣們商議了,決定要這么做。”
瓊南看著皇后娘娘真誠的雙眼,忍了很久的淚水,這一刻決堤而出。她曾經也偷偷想過,要是皇后娘娘是她母親,該多好。她不是要做公主,而是想要和嘉悅妹妹一樣,被父母疼愛著。
黛玉將哭的很傷心的瓊南攬入懷中,輕輕拍著她的后背。
興許是吐蕃內部情況很不好,就算中原朝廷拒絕了他們聯姻的請求,他們也沒敢有任何動作。
反倒是在黛玉生下三皇子后,朝廷在正月十八,突然對吐蕃用兵。速戰速決,兩個月后,吐蕃俯首稱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