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林如海為無人帶黛玉出門交際等煩惱的時候,宮內卻發生了一件事兒。
長公主在宮內兩次見到黛玉后,便對這個聰慧有才、又生得如此惹人憐愛的姑娘喜愛不已。
膝下無女一直是長公主的遺憾,見黛玉這般靈秀,便動了認干女兒的心思。她找到皇后,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我瞧著林家的那位姑娘,真真是個好孩子。生的靈秀不說,詩書才情也出眾。我沒有女兒,瞧見她就打心眼兒里喜歡,想著若是能認她做個干女兒,豈不美哉?”長公主笑道。
皇后娘娘聞言,心中一動。
上一世,長公主便一直對黛玉關懷備至,待她如親女一般。
沒想到這一世,這份緣分來得竟更早些。
她當即笑著點頭:“大姐姐喜歡,玉兒這孩子也確實討人喜歡。別說大姐姐喜歡,就是皇上也夸了玉兒好幾次,而且如今玉兒的父親也是皇上倚重的股肱之臣。皇上對林大人查辦甄家之事,更是贊不絕口。”
長公主聽皇后這么一說,心下大定:“這么說來,皇上該不會反對了。我也擔心,因為自己的個人喜好,影響了皇上治國大計。”
“只是,到底玉兒的父親還在京城,大姐姐還得問過林大人才是。”皇后提醒道。
“這是自然。”長公主是個行動力十足的人,既然打定主意,便刻不容緩。她很快便讓駙馬親自去林家拜訪,并將認干女兒的事兒與林如海商議。
駙馬來到林府,將長公主的意思婉轉告知林如海。
林如海聽聞駙馬來意,先是一怔,隨即起身,向駙馬深深作揖,神色中帶著難以言喻的感慨:“駙馬爺此言,真如久旱逢甘霖。不瞞駙馬,下官這些時日正為此事輾轉難眠。”
他輕嘆一聲,指尖無意識摩挲著青瓷茶盞,聲音微帶哽咽:“自拙荊過世后,下官便立誓不再續弦。只是……玉兒日漸長大,總不能終日困在這四方院落里。眼見別家閨秀都能隨母親出門見世面,偏生我這做父親的……”
忽而,林如海抬起頭,眼中泛起光彩,那是一種絕處逢生的喜悅:“長公主殿下愿垂青小女,實在是玉兒天大的造化!殿下鳳儀天下,若能得殿下指點一二,勝似讀十年詩書!”
說著竟離席欲拜,被駙馬急忙扶住。
“林大人言重了。”駙馬笑道,“殿下初見令愛便驚為天人,直夸這孩子靈秀通透,頗有林大人當年探花郎的風采。說來慚愧,本駙馬雖不才,卻也仰慕林大人才學多年。今日得見大人如此明理,更覺投契。殿下說了,此事全憑兩家情誼,絕不讓大人為難。”
林如海正色道:“下官雖愚鈍,卻也明白天家恩典的分量。玉兒若蒙殿下收為義女,下官定時時告誡她謹言慎行,必當謹守本分,絕不敢因私廢公,斷不會讓殿下與皇上為難。”
一番交談下來,彼此都愿意。于是,這樁長公主認黛玉為干女兒的事兒,就這么順理成章地定了下來。
長公主認黛玉為干女兒的事,雖然舉辦得很低調,但儀式卻格外莊重。
黛玉的名字,被正式記入了駙馬高家的族譜,這代表著黛玉從此有了公主干女兒的身份背景,意義非凡。
雖然長公主與林家都不曾高調宣揚,但皇室的消息,素來不脛而走。長公主認了林家姑娘做干女兒的事情,很快就在京城許多世家大族中傳開。
賈璉也很快得到了消息,他趕緊回來告訴妻子王熙鳳。
王熙鳳聽后,思索了片刻,臉上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看看,我跟你說的沒錯吧,林家看來真的了不得!當初我們幫著姑父找宅子,這人情無論花多少錢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