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能由著那起子老貨作耗了!您瞧瞧,”她將一張揉得半皺的紙條拍在炕桌上,“這是廚房張婆子報上來的采買單子,說是上等胭脂米買了二十斤,可我悄悄去庫里掂量了,那米袋子輕飄飄的,撐死也就十五斤!還有那漿洗房的王婆子,前兒二爺那件新做的湖綢直裰,說是洗壞了,可我瞧著那口子分明是剪子鉸的!”
迎春聽著,臉色微微發白,手指絞緊了帕子:“這……許是她們一時疏忽了?都是府里的老人了……”
“疏忽?”晴雯柳眉倒豎,“姑娘,這是明擺著欺您心善!若再不管,只怕她們膽子更大,連您屋里的東西都敢伸手了!您如今是當家奶奶,若連幾個下人都轄制不住,往后如何在這府里立足?又如何讓老爺、二爺放心?”
繡橘也低聲道:“姑娘,晴雯姐姐說的是。咱們府里人口雖不多,可沒個規矩不成方圓。您再不出聲,她們只當您是好性兒,越發蹬鼻子上臉了。”
迎春看著兩人急切又擔憂的臉,再看看那刺眼的紙條,心中一陣煩亂,她不是不知道該管,可一想到要去責問那些比她年紀大、在府里年頭長的仆婦,就莫名地心慌氣短,話未出口,氣勢先矮了三分。
她張了張嘴,最終只化作一聲低低的嘆息:“我……我該從何管起?她們……怕是不服我。”
晴雯見她這副拿不定主意的模樣,又急又心疼。
她一跺腳:“姑娘!您這樣不行!您等著!”說罷,竟風風火火地轉身出去了。
迎春和繡橘面面相覷,不知她要做什么。
誰也沒想到,晴雯竟徑直回了趟賈府,尋到了正忙得腳不沾地的王熙鳳。她也不繞彎子,三言兩語就把李家那幾個刁奴的作派和迎春的為難一股腦兒倒了出來。
王熙鳳正撥著算盤核賬,聞言鳳眼一挑,冷笑一聲:“喲!這是打量著迎丫頭好性兒,欺負到主家頭上了!真當家里頭沒人了不成?”
她放下手中的冊子,招手讓晴雯附耳過來,低聲囑咐了一番,“……你回去,就這么辦。東西我讓平兒預備,明日就送過去。記住,務必要人贓并獲,送到二姑娘跟前,讓她親眼看,親耳聽!這事兒,得她自己立起來才行。”
晴雯眼睛一亮,連連點頭:“二奶奶放心,我曉得怎么做了!”
次日午后,賈府果然派了人,送來了兩個精巧的大食盒,言明是府里新得的時令點心,特意送給姑奶奶嘗嘗鮮。
平兒親自來的,她笑著對迎春道:“我們奶奶惦記著二姑奶奶,這是小廚房新做的幾樣細點,有棗泥山藥糕、糖蒸酥酪、還有新腌的玫瑰鹵子,讓姑奶奶換換口味。”
迎春心中感動,忙道了謝,又讓繡橘接了,吩咐道:“先收起來吧,晚些再分給大家嘗嘗。”
晴雯在一旁,卻暗暗留心。她見那食盒被抬去廚房暫放,便悄悄跟平兒使了個眼色。
平兒會意,故意揚聲道:“哎呀,差點忘了,我們奶奶還單有一小罐上好的暹羅上貢的茶葉,指明給姑奶奶的,放在最上面那個紅漆小盒里了,可別混了。”
廚房的張婆子滿臉堆笑地應著,親自接了過去。